笑,既可以愉悅自我情緒;笑,更可以感染他人、快樂他人;笑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笑是人際間溝通的彩虹。俗話說:一笑泯恩仇!看似柔弱如水的“笑”還具有化解矛盾的威力,因此,笑,是世上最美的表情。
人們常說教師的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愛學生,怎樣去愛?太過遷就則成“溺愛”,“恨鐵不成鋼”式的愛又過于強硬,學生難以接受?!皫煇邸睉撌且环N“大愛”,要不溫不火不急不躁的適度的愛。如何在教育過程中把握這種“愛”的溫度?“微笑教學”就是適度“愛”的最佳表現方式。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絕不能吝嗇微笑,微笑帶來生機,增添活力,用微笑貼近學生,能縮短師生間的情感距離,能喚起學生對生活對學習的愉悅體驗,微笑,能使學生以輕松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都無私的愛著我們的學生,這種愛是廣泛的,不計回報的、是神圣的愛,這種真誠的愛是我們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但是這種愛畢竟是無血緣關系的愛,把無血緣關系的師愛藝術的釋放,用師者的胸懷去包容一顆顆年輕的心,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我們愛的陽光,我們的師愛之心才真正能鑄造出每個學生的輝煌。
經常讀到學生作文里稱“敬愛的老師”這樣的字眼,而現實中,學生和老師似乎很對立,對老師的辛勤付出,換來的只是學生在這現代教育模式下的“敬愛”老師只是學生寫作時的一種固化的形式,并非發(fā)自內心。很多老師經常抱怨:現在的學生太難教了,古怪精靈的,軟硬不吃。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在老師面前唯唯諾諾,戰(zhàn)戰(zhàn)兢兢,似乎相當聽話,但是,成績就是上不去;有的學生對老師的說教,當面接受,過后依舊我行我素;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對老師的教育產生強烈的逆反,一切都與老師對著干。究其原因,就是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太過吝嗇我們的體態(tài)語言——微笑??贪鍙娪驳母邏航逃绞街荒軗Q取學生對自己的“敬畏”,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是絕對權威。這似乎成了一種思維定勢,教師在課堂上或者和同學談話,總是不自覺地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臨下,或者批評,或者教育,或者指點迷津,要么是語重心長似地以長者口氣說教,要么厲聲斥責例數學生的缺點和錯誤,這樣的做法,教師都習以為常,自認為“苦口婆心”、“聲嘶力竭”都是因為愛學生,是在恪盡教師的職責。這種管壓式的“愛”,鎖住了學生的心扉,封閉了學生的情感。因此,這種教育往往事與愿違,學生并不領情,回饋教師這種“愛”的只是“敬而遠之”,更談不上交流和信任,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拒絕教師的說教,教育效果和教師的初衷背道而馳。把“敬畏”轉換成“敬愛”,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再平和些、再細心些、再耐心一些。不疾不徐,不溫不火,把對學生的“愛”用真誠的“微笑”表達出來,用微笑去化解學生心中的陰霾;用微笑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用微笑抒發(fā)對學生的欣賞;用微笑溝通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微笑”的魅力中將“敬畏”轉化為發(fā)自內心的“敬愛”,“親其師”必會“信其道”。
教師的微笑,體現出的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和喜愛;教師的微笑,傳導出的是對學生信心的肯定和鼓勵,笑縮短了師生心靈的距離,笑增強了教師的親和力,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教育也就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一個教師在課堂上表情溫和、笑容可掬,學生就會感到教師可親可敬,平易近人,以至由對你這個人的好感進而喜歡你所講授的課程內容,師生間的距離無形之中就縮小了,心靈得到溝通,學生的思維之門也為之洞開。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渴望接受知識的迫切心情,并隨之進入專心致志的聽課狀態(tài)。用微笑去教學,充分體現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理念,平等、尊重的“微笑教學”其實就是將“師愛”以溫情的方式展現給同學們,微笑著鼓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微笑著傳授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微笑著引導可以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開啟和提高。因而使用“微笑教學”在教學工作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經有一個學生在周記中這樣寫道;每當看到老師和藹可親的笑臉,我就感到溫暖,就有了學好的信心。樸實的話語其實道出的正是學生對教師微笑的肯定。當然,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絕不能姑息。作為教師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轉變自己的觀念,真正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支持、賞識每一位學生,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lián)絡感情,努力達到交融的最高境界。比如,一位老師在學生做的不好或不夠好的時候,采取了黑板留言的方式,告訴學生:老師希望他們怎么做,在留言的末尾署名后,常常會畫上一個“笑臉”,有笑臉的留言,所交代的事情學生都完成得很好,比當面對著他們大喊大叫效果好得多。這就是“笑”的魅力發(fā)揮了作用。
教育是情感交流,老師的“笑”是增進師生關系的粘合劑,一個愛的微笑,一句愛的話語,都可能激起學生潛在的能量,這就是“以心換心”,我們的愛心、誠心,就能換回學生的感恩心、信心,就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拔⑿虒W”需要我們教師以新的評價觀和博大的胸懷接納學生,用誠心的愛,用美麗的笑去引導、呵護學生,用對教育的一顆赤誠之心培育棵棵幼苗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