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沒有授權(quán),沒有團隊建設,無所謂溝通方法,也不需要信任。
名博王冉曾經(jīng)向《創(chuàng)業(yè)家》主編牛文文建議:“少做點橫斷面式的掃描和總結(jié),因為每一個創(chuàng)業(yè)家首先都是孤獨的個體,我相信越個體的東西越有力量?!?/p>
按照這個邏輯,講述美國《Vogue》雜志2007年刷新了當時厚度紀錄的9月號策劃、制作、出版過程的工作紀錄片電影《九月刊》(The Septemberlssue)應該比那部著名的《時尚女魔頭》更好看。事實上,它也的確更好看。
在《時尚女魔頭》里,人們記住了《Vogue》主編Anna Wintour是個可怕的“Ice Queen”。在《九月刊》里,你能真正了解到這位主編每天要做多少件事、她和下屬的關(guān)系、她和合作伙伴的關(guān)系;她怎樣讓人們敬而遠之,她手下的編輯們怎樣苦大仇深,這樣的一個團隊又為什么依然能做出卓越的成績;她具備怎樣的能量,這又是個怎樣的行業(yè)。
《時尚女魔頭》是認真做了功課的,因為《Vogue》的辦公室真的和電影一樣?!禫ogue》的編輯們也像《Runway》里的一樣,個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她們沒有電影中那樣光彩照人,而是膚色黯淡,形容憔悴,總喜歡低著頭。Anna不在的選題會上。大家討論的是怎樣做Anna才會喜歡。執(zhí)行時尚總監(jiān)Candy把Anna稱為這里的“教皇”,“Anna的意見最重要,因為《Vogue》是Anna的雜志,她同意了才能出版?!?/p>
Anna工作時并沒有電影中Miranda那樣主動挑釁。她面無表情地對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衣服,下著簡單的命令這個不要,這個不要,不。她不客氣地說圣羅蘭的總設計師Stefano Pilati沒選好顏色。Stefano只好緊張地說自己在冬季總是缺乏靈感。她說Jean PaulGautier永遠是沒有準備好。Anna在接受脫口秀主持人David Letterman采訪時,調(diào)侃自己是個“外星來客”,“我總是當機立斷,給同事們明確的指示,但他們并不總能幸運地得到想要的答案?!?/p>
Anna會砍掉花掉5萬美元拍攝的主題照片。她還會要求編輯在雜志送印前一周將一組“色彩對撞”的照片重拍,這讓編輯發(fā)瘋,急忙請來著名攝影師Patrick Demarchelier,但事實證明,高壓之下靈感的確可以進發(fā),效果好多了。
但領(lǐng)導著一群聽話的員工并不能讓Anna滿意,編輯沒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在猜測Anna的口味,她們又總是猜不準。當記者問Anna何時才會退休。她說或許在她太過于生氣的時候。
Anna越是不滿意,大家越不敢下決定,將所有責任都推在她一人身上。這也注定是個奇怪的辦公室,沒有授權(quán),沒有團隊建設,無所謂溝通方法,也不需要信任。在審片室里,Anna與編輯從不同時出現(xiàn),后面跟著一位執(zhí)行總監(jiān),記錄下Anna的決定,再傳達給編輯。要砍掉辦公室里唯一有工作靈魂的Grace Coddington的作品時,Anna交代,等我上了飛機再把我的意見告訴她。
當然,這種奇怪的辦公室或許也只能出現(xiàn)在這個特殊的行業(yè)中。時尚依靠主觀審美又創(chuàng)意倍出,一個能下困難決定的、精力充沛的、堅定的、略顯神秘的領(lǐng)袖或許更能讓人相信潮流這回事。而Anna冷漠的工作態(tài)度也成為了時尚的一部分。
這種工作方式大概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的。特約編輯Andre Leon Talley被Anna要求多去做些運動,于是Talley提了三只LV的箱子去網(wǎng)球場,其中一只箱子只放了一瓶水,他揮了幾下拍子,就坐下休息,向攝像機展示他特意買的打網(wǎng)球?qū)S玫牟舯?。Anna想把女兒培養(yǎng)成接班人,但女兒并不想在這行工作,因為“時尚圈的人想法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