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美國大選中,年輕有為的奧巴馬憑著廣泛的支持,終于勝出,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2009年4月1日,被奧巴馬擊敗的總統(tǒng)候選人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克林,向奧巴馬提交了一項提案,鑒于有1999年克林頓總統(tǒng)曾給美國第一位黑人授銜軍官亨利·費利佩簽署總統(tǒng)赦免令的先例,請求總統(tǒng)簽署一份對一百年前首位美國黑人重量級拳王杰克·約翰遜死后的總統(tǒng)赦免令,赦免約翰遜1913年因攜帶白人婦女跨越州界限觸犯了曼恩法案而判刑的罪責,以糾正當年因種族歧視而給予約翰遜的不公正的審判,洗刷他的恥辱,對他在拳擊歷史上作出的杰出貢獻表示尊敬。
麥克林曾對旨在規(guī)范拳擊運動和保護拳擊手利益的穆罕默德·阿里2000年拳擊法案的立法過程中,搖旗吶喊,做出了相當?shù)呐?。麥克林認為,黑人總統(tǒng)奧巴馬對首位黑人拳王在種族歧視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赦免,將具有特別的含義并具有意味深長的象征意義。
這個提案讓大家撣去記憶的塵埃,重新想起了當年叱咤風云,也是黑人驕傲的重量級拳王杰克·約翰遜。他特立獨行,敢于跨越當時種族隔離的羈絆,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違,三次和白人婦女通婚,激怒了當時的公眾輿論。約翰遜挑戰(zhàn)白人的權(quán)威,在重量級擊敗白人世界冠軍,成為第一位黑人世界重量級拳王。用事實告訴世人,白人優(yōu)越論是多么的謬誤,并引起了白人世界的大恐慌。
約翰遜擁有七十三場勝利(其中四十場以擊倒取勝)十三場失敗的不俗戰(zhàn)績,創(chuàng)造出一種拳擊現(xiàn)象,是他那個時代最好的重量級拳手,成為首位體育界的黑人明星,及當時最有名也最聲名狼藉的非裔美國人。大家常常將約翰遜、喬·路易斯及阿里相提并論。約翰遜用智慧和實力顛覆了歷來白人統(tǒng)治重量級拳壇的“傳統(tǒng)”,改寫了拳擊歷史,成為了黑人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一、早期歲月
1878年3月31日,杰克·約翰遜出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高爾韋斯頓的一個貧困的家庭,他的父母親原來都是奴隸,地位低微,靠體力吃飯,憑借辛勤的勞動來養(yǎng)活六個兒女。約翰遜排行第三,是家里的長子。由于家境貧寒,約翰遜只上了五年的小學(xué),就不得早早地輟學(xué),出外打零工來養(yǎng)活自己,他干過油漆匠,當過面包師,還在碼頭當搬運工作作苦力。
前途渺茫的約翰遜后來成為了一家體育訓(xùn)練館的警衛(wèi),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他很快對拳擊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接著,約翰遜開始接受訓(xùn)練,但起初由于營養(yǎng)不良導(dǎo)致的體質(zhì)虛弱,在拳擊方面沒有什么建樹。1897年,約翰遜進行了他的第一場比賽。
二、拳擊生涯
約翰遜具有1.87米的高大身材,屬于傳統(tǒng)的右勢拳手,綽號是“高爾韋斯頓巨人”。他的拳擊風格非常有特色,與當時普遍流行的猛打猛沖拳風相比,顯得更有耐心。約翰遜比賽時以防守為主,等待對手露出破綻,然后迅速抓住時機擊敗敵手。約翰遜總是在剛開始比賽時打得漫不經(jīng)心,隨著比賽回合的推進,慢慢地進入狀態(tài),愈戰(zhàn)愈勇,變成了具有強大攻擊性的斗士。他不是很快將對手擊倒,而是殘忍地蹂躪敵人,用鐵拳讓對手飽嘗皮肉之苦。約翰遜不停地躲避對手凌厲的攻擊,用迅捷的回手拳襲擊對手,一旦出拳就似乎有無盡的攻擊,而且威力無比。
約翰遜的拳擊戰(zhàn)略非常有效,但白人媒體批評約翰遜說,他出拳迂回閃避太多,過于膽怯,沒有霸氣。這樣的評論顯然不是公正的。比約翰遜早十年的白人世界重量級冠軍“紳士”吉姆·科貝特,曾在比賽中運用了許多和約翰遜相似的戰(zhàn)術(shù),卻被這些媒體稱贊為“拳擊比賽里最聰明的人”。
到1902年為止,約翰遜已經(jīng)至少贏得了五十場比賽。1903年2月3日,約翰遜在世界有色人種重量級錦標賽中,苦斗了二十回合,終于擊敗了“丹佛人”愛德·馬丁,贏得了他的第一個拳王頭銜。由于世界重量級拳王詹姆斯·杰弗里斯不和他對決,所以,約翰遜想獲得世界拳王的夢想落空了。當時,黑人可以在其他的拳擊賽臺上與白人拳手一決高下,但是,在美國,世界重量級拳王的地位如此高不可攀,無數(shù)拳手奮斗一生企盼獲得此殊榮,所以,當時人們認為黑人沒有進入此領(lǐng)域的資格。然而,約翰遜用實力告訴世人,黑人絕對有這樣的資格。1907年7月,約翰遜和前世界重量級拳王鮑勃·菲茨西蒙斯對決,并在第二回合將其擊倒取得勝利。
1908年12月26日,約翰遜在澳大利亞悉尼體育場和加拿大世界拳王湯米·伯恩斯進行拳王爭霸賽。該場比賽有兩萬名觀眾觀看,在比賽進行了十四回合時,被警察終止了比賽,場上裁判判定約翰遜技術(shù)擊倒取勝,獲得了世界重量級冠軍。
在比賽過程中,約翰遜狠狠教訓(xùn)了這位拳王,用雄厚的實力痛擊對手,也狠剎了對手團隊的囂張氣焰。約翰遜一次次地將欲將退縮的伯恩斯攔截,更多地用重拳懲罰這位氣焰囂張的拳王。在約翰遜最后終結(jié)伯恩斯時,場上的照相機都被阻止使用,以免讓世人看到伯恩斯被擊敗的丑態(tài)。
在約翰遜大獲全勝后,白人世界里馬上掀起了強烈的種族仇恨,甚至連一向?qū)捜莸纳鐣髁x者杰克·倫敦都提出倡議,要尋找“偉大的白人希望之星”,將一直屬于白人世界的世界重量級王冠從約翰遜手中奪回來。白人們粗魯?shù)匕鸭s翰遜稱作比人低等的“猿猴”,他們認為,世界重量級拳王的頭銜應(yīng)該屬于“優(yōu)等的”白人。
作為拳王稱號的擁有者,約翰遜不斷地接受一系列所謂的“偉大的白人希望之星”的挑戰(zhàn),在1909年,約翰遜擊敗了維克托·麥克蘭格倫、弗蘭克·毛倫、托尼·羅斯、阿爾·考夫曼和世界中量級拳王斯坦利·凱奇爾。
約翰遜和凱奇爾的比賽最為精彩。兩人都竭盡全力地打滿了十二回合,在第十二回合里,凱奇爾一記右拳打到約翰遜的臉上,將他擊倒在地。約翰遜在慢慢地站穩(wěn)后,突發(fā)一記右手直拳打在凱奇爾的下巴上,反將凱奇爾擊倒,并同時打落了凱奇爾的幾顆牙齒,有幾顆牙竟被粘在了約翰遜的拳套上。
三、世紀之戰(zhàn)
1910年,約翰遜和前世界重量級拳王詹姆斯·杰弗里斯進行了一場轟動整個世界的“世紀之戰(zhàn)”。 杰弗里斯退役后復(fù)出,道出了準備和約翰遜決斗的理由:“我準備打這場比賽只有唯一的目的,那就是要證明白人要比黑人強?!?/p>
當時,杰弗里斯已有六年沒有打比賽了,為了符合拳王爭霸賽的要求,不得不銳減100磅(45公斤)的體重。
1910年7月4日,這場舉世矚目的大賽在內(nèi)華達州里諾市舉行,在專門為比賽修建的拳擊場里,人山人海,觀眾有兩萬兩千人之多。比賽場有濃郁的種族對立的緊張氣氛,拳臺邊的樂隊演奏著歧視黑人的歌曲,并且,拳擊推廣人們煽動著在場的所有白人不停地齊聲高喊:“殺死這個黑人!”
約翰遜根本不受這些干擾,憑借自己的實力頑強地搏斗,證明體力比杰弗里斯更加強健,動作也比杰弗里斯更加敏捷。在第十五回合里,約翰遜將杰弗里斯擊倒兩次,這是杰弗里斯職業(yè)生涯里從來沒有過的尷尬場面,為了保住這位前拳王的顏面,他的團隊讓他中止比賽,以免被約翰遜掀翻在地。
“世紀之戰(zhàn)”為約翰遜帶來二十二萬五千美元的入賬,而那些貶低約翰遜力克伯恩斯的勝利是“一無是處”的批評者們,在約翰遜的勝利面前也只得啞口無言。
后來,美國一些著名的電影公司聯(lián)手斥十萬美元巨資,依照“杰弗里斯和約翰遜的世紀之戰(zhàn)”的過程拍攝了紀錄片,在全美播映并在全球巡回展播。
2005年,該片因具有保存價值而進入了美國國家電影庫被收藏。
四、引發(fā)騷亂
1910年7月4日當天晚上,比賽的結(jié)果馬上引發(fā)了種族間的騷亂,范圍遍及全美國,從德克薩斯州到科羅拉多州,直到紐約和華盛頓特區(qū),到處有白人和黑人的沖突發(fā)生。約翰遜戰(zhàn)勝杰弗里斯,讓那些一直在尋找“偉大的白人希望之星”來擊敗約翰遜的白人們徹底幻想破滅。很多白人感到杰弗里斯的失敗是他們的奇恥大辱,同時又被約翰遜勝利后的自吹自擂所激怒。
另一方面,黑人們認為約翰遜的勝利是整個種族的勝利,全部欣喜若狂,歡慶約翰遜的偉大勝利。黑人詩人威廉姆·韋林·坎尼在他的詩集“我的上帝,多么美妙的早晨”中,高度贊揚了非裔美國人的強烈反應(yīng)。黑人們自發(fā)組織到街上進行游行,舉行宗教儀式的集會,踴躍到約翰遜的支持者的商店里購物。這些歡慶活動很快受到白人們的強烈抵制。
一些“騷亂”僅僅是非裔美國人在街上的慶祝活動,像在芝加哥這樣的城市,警察容許他們繼續(xù)狂歡。但在其他城市里,警察和白人市民試圖阻止這些活動,在超過二十五個州的五十個城市里,至少因雙方?jīng)_突致使二十三名黑人和兩名白人喪生,導(dǎo)致數(shù)百人受傷。
五、私人生活
約翰遜是現(xiàn)代體育界名人的早期楷模。他頻頻在大眾媒體上曝光,后來在收音機里做訪談,街上到處有他的照片。約翰遜因比賽擁有大筆的財富,大肆揮霍購買種類繁多的商品,還奢華地培養(yǎng)了許多花費昂貴的嗜好,如參加賽車比賽,穿戴價格不菲的手工縫制的高檔衣服,還為他的妻子購買大量的珠寶和毛皮大衣。
約翰遜是拿破侖的崇拜者,認為他和拿破侖有著相似的境遇,都是靠個人的努力而奮斗成功的。
1920年,約翰遜開了一家夜總會。
作為黑人,約翰遜打破了當時等級森嚴的種族間的禁忌,敢于追求白人婦女,并在拳場內(nèi)外用其口才嘲笑黑人和白人,對于他和白人婦女之間的緋聞絲毫沒有感到難為情。
約翰遜有過三次婚姻,他所有的妻子都是白人,這在當時引起了相當?shù)姆亲h。1911年1月,他和艾特·特里·杜里埃結(jié)婚。這位曾是杜里埃前妻的社會名流在1909年的一次汽車比賽里與約翰遜相識。他們當時的浪漫史引起了不小的轟動。1911年,艾特因受到約翰遜的幾次毒打,感到悲觀失望,用手槍自殺身亡。
1912年12月4日,約翰遜和一位露西爾·卡梅倫結(jié)婚,1924年,卡梅倫和約翰遜離婚。第二年,約翰遜又和比他年齡大的艾琳·皮諾結(jié)婚。后來,在約翰遜的葬禮上,有記者問艾琳愛約翰遜什么時,她說:“我愛約翰遜的過人的勇氣,他敢于無畏地直面這個世界。沒有他害怕的人和事情?!?/p>
約翰遜一生沒有子女。
六、監(jiān)獄服刑
1913年12月18日,約翰遜因和露西爾·卡梅倫的關(guān)系,觸犯了曼恩法案而被捕,罪名是“在各州之間為不道德的目的攜帶婦女”,這位后來成為約翰遜第二任妻子的卡梅倫,拒絕和警方合作,此案最終沒有成立。
在不到一個月后,約翰遜再次因相同的起訴被捕。這回是一位曾和他在1909年到1910年間鬼混的一位叫做貝爾·施萊伯的妓女起訴了約翰遜。1913年,全部由白人組成的法庭宣判約翰遜的刑期為一年零一天。
約翰遜提出上訴,并獲保釋,他決定離開美國。他和卡梅倫在1913年6月25日到達了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然后逃到了法國。在以后的七年里,他們在歐洲、南美和墨西哥生活。1920年7月20日,約翰遜返回了美國,被送到監(jiān)獄里服刑。
七、晚年時期
出獄后的約翰遜繼續(xù)他的拳擊比賽,但年齡不饒人,當年的一代英雄已到了職業(yè)生涯的末期,約翰遜最后的九場比賽中有七場是以失敗告終的。
1938年,他的最后一場比賽在第七回合里以技術(shù)擊倒的方式輸給了對手瓦爾特·普賴斯。
1946年,約翰遜在美國的北卡羅里納州因車禍身亡,享年六十八歲。
1954年,約翰遜被列入了國際拳擊名人堂和世界拳擊名人堂。2002年,著名學(xué)者凱特將約翰遜排到一百名最偉大的非裔美國人的名單里。
約翰遜的拳擊技術(shù)和由此帶來的榮耀,讓當時一統(tǒng)天下的白人社會不敢小覷。那時的非裔美國人幾乎享受不到民權(quán),相反,在美國的許多地方,白人對黑人的私刑拷打,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游離于法律之外的社會行為。恰恰是約翰遜的巨大成功和桀驁不馴的張揚個性,對當時種族主義推崇的“白人至上”理念給予了無情的嘲諷。
在很多方面,約翰遜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拳王阿里。阿里常常談到他是如何深受約翰遜影響的,他說他當年反對越南戰(zhàn)爭,也同樣受到美國白人的壓迫,與當年約翰遜的境遇相差無幾。在阿里的自傳中,阿里談到他和弗雷澤都認為,約翰遜和喬·路易斯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拳手。
約翰遜成為第一位黑人世界重量級拳王,其重大意義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個人勝利的范疇,在需要雄強體能和高度智慧綜合運用的拳擊運動中,用自己的勝利告訴當時的種族偏執(zhí)主義者:人是生來平等的。
約翰遜的歷史成就在于揭穿了白人種族至上的謊言,成為黑人乃至其他有色人種建立自信的楷模,并將會長期鼓舞著后人勇往直前,打破貌似神話的魔咒,挑戰(zhàn)自我極限,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