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館子“人和園”吃竹蛆是去年的事,至今想來心中仍然毛毛的。那一小盤竹蛆,炸得焦黃,味道呢,反正油炸食物,沾上椒鹽,不香也難。一只只挑著入口,味蕾早就臣服在膽戰(zhàn)心驚四個字下,總之,吃竹蛆是考驗老饕的嘴。
雖說竹蛆是滇南人的吃食,但來自平鎮(zhèn)云南村的安安說,這可是她三十年前的零嘴。小時候,住平鎮(zhèn),竹林多,在林子里抓“筍姑”是常有的事。家鄉(xiāng)話,叫這種竹子里的小蟲是筍姑,可叫不出學名來。這筍姑應該屬于竹蛆的一種,全身咖啡色,鼻子長長的,還有個小黑點在鼻子上,大約三四厘米長,因為是在竹子里生存,很干凈,家里也是油炸來吃。如今,云南村熱鬧了,竹林不見,蟲也不見。
其實,油炸竹蛆是云南哈尼族傳統(tǒng)昆蟲菜肴,以竹蟲油炸而成。竹蟲又叫竹蜂、竹蛆,寄生在竹筒里,食的是嫩竹,沿著竹尖一節(jié)節(jié)往下吃,然后藏在根處。
11月蟲體已肥大,竹蛆此時停食,是捕捉它的最好時機,一節(jié)竹筒少則只生一只,多則一百至二百多只。
壯族、布依族也食竹蛆。找竹蛆,是往竹林茂盛處,見竹尖發(fā)黃,大概就是竹蛆聚集之處,剖開竹筒,即可取之。
竹蛆炸前要入開水燙一下,人油鍋炸至微黃,淋麻油、沾花椒鹽吃,烹調方法很簡單,吃來酥脆松軟。
據說,竹蛆富含蛋白質,是營養(yǎng)價值高的菜肴,喜酒者,以之佐酒最佳。
在臺北吃竹蛆,已有從云南引進的,好奇心重者,聞之頭皮不會發(fā)麻,放膽吃去!
(選自《臺港文學選刊》200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