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油,豬油是也。為了避免直接叫豬油的不雅,我們叫它葷油,或者大油。
那時候憑票供應的菜油都不夠吃,所以每年春節(jié)將至,家家都會把平時省下的肉票買成肥豬肉,將肥豬肉煉成雪白的豬油和金黃的油渣。
豬油基本用來炒菜、炸丸子,油渣的用處則每家不同,院里一家鄰居,每年都會把炸出來的一盆油渣,用塑料袋裝上寄給農村的親戚,這油渣對于農村親戚來說,就是一道過年的大菜。
我們家煉豬油的日子,就是個小小的節(jié)日。煉油時,奶奶安詳地坐在灶臺前,用長筷子翻動著鍋里的油渣,我和堂弟逡巡在灶臺旁。奶奶一聲:“好了!”爸爸應聲而出,將油渣撒上鹽和花椒面,放在小飯桌上,我和堂弟歡呼一聲一齊撲上。油渣金黃酥脆,大家用手捏著吃,你一顆我一顆,一會兒工夫,一碗油渣就見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