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獵頭的一般都有三寸不爛之舌,把對方的職位吹噓得前途大好,又會對你說:試一試又不打緊。
從做人力資源經(jīng)理開始,就經(jīng)常接到獵頭電話。年輕、不成熟時,每每接到獵頭電話就會蠢蠢欲動。
做獵頭的一般都有三寸不爛之舌,把對方的職位吹噓得前途大好,又會對你說:試一試又不打緊。這時候,如果身邊的工作環(huán)境正巧出現(xiàn)了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大部分人就會懷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去參加面試。心里安慰自己:去談?wù)?,也摸摸市場行情,我到底值多少錢?
一旦開始面試,你又欲罌不能: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你會展現(xiàn)自己最好的一面。而對方若是有誠意,最終給了你offer,也答應(yīng)了你的條件,你再拒絕,良心上覺得對不住對方公司,也對不住自己的時間。稍微有點(diǎn)猶豫的,立馬收到獵頭的電話,曰:我們還有別的很強(qiáng)的候選人,你要趕緊做決定,云云。于是乎,很多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并沒有仔細(xì)核查對方公司的全面情況,也沒有仔細(xì)想清楚為什么要跳槽,就懵懵懂懂地遞交了辭呈。
等到了那家公司,發(fā)現(xiàn)不太適合自己時,想到:好馬不吃回頭草,退也不行了。于是就只好死撐著,急忙找下一家脫身,擺脫困境。但是,在急切下做出的決定往往并非理智。因此,把自己從一個火坑送到另一個火坑。我周圍就有這樣的朋友。這種怪圈有時要重復(fù)幾次,才最終能找到一個好主。
有沒有想過:好馬也吃回頭草,如果真的犯了跳槽錯誤,比起匆忙找下家,回原來公司是否能成為更合適的決定呢?我就是一只吃過回頭草的馬。
那是在做了4年人力資源經(jīng)理后,開始有了些想法:一時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新的突破了,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另外,那段時間,一位權(quán)重的經(jīng)理很難纏,打交道很頭痛,連總經(jīng)理也拿她沒辦法。在和她一次正面交鋒之后。碰巧一個獵頭的電話來了,想也沒想就去面試了。
誰知,也是特別順利,過了幾輪面試,就拿了offer。接到offer的時候,還真的愣了一下。這是一家一個有100年歷史的美資大公司,剛剛建立新工廠,從零開始。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挑戰(zhàn)。心里也有點(diǎn)賭氣:想想總算可以不用和那個難纏的老外打交道了。而且還有點(diǎn)促狹:你們再找一個比我更能干的人試試?看你們找不找得到?
于是心一橫,11月就遞了辭呈,12月到新公司上班。老板做了挽留的談話,老板的老板也做了談話。我也沒留下。雖然心里覺得自己老板還是很好的,但是想著提出了辭呈收回去不好。就這樣,我去了那家公司上班。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跳槽,第一個星期就不適應(yīng)。公司文化差異很大。都是美國公司,怎么差別這么大:工人要嚴(yán)格打卡(別見笑,因為原來公司,非常信任員工,從來不打卡的)。我好不容易安排了面試,和總經(jīng)理約好了。才下午四點(diǎn),他卻很輕松地說:不好意思,我下班回家了,家人等我吃飯,幫我重新約時間吧。我只好抱歉地對候選人說抱歉。不適應(yīng)讓我每天困擾。而那時年輕的我,顯然也沒有成熟度調(diào)整自己。于是,我開始一回家就抱怨,好像一個怨婦。
圣誕那天,原來的老板又給我發(fā)了封郵件,附上以前同事在他家里圣誕party的照片。老板的信里就說:你好嗎?我們的party很開心,可惜你不能來和我們一起享受,云云。我忍不住回家淚漣漣。老公終于忍不住了:“你有完沒完?這么不開心,回去算了!”
我怔了一下:“好馬不吃回頭草呀!我現(xiàn)在回去不是很沒面子?”老公說:“那你想想面子重要,還是現(xiàn)在天天不開心重要?誰沒有犯過錯誤?一開始,大家可能議論你。一個月后,誰還有空老想著這個事情。你自己不放在心上就好了。你回去,對原來老板反而是件好事:一方面證明他能夠很好保留員工,通過這件事情說明公司吸引人。另一方面他減少精力去重新找人。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受不了你天天抱怨。你這么不開心,我倒寧可你干脆在家待著算了。你自己想清楚?!?/p>
感謝Dave——我原來的老板。我和他聯(lián)系后,他非但不計前嫌而且很高興地歡迎我回去。就像做了個旅行,一個月不到,我繞了一圈,又回了老東家。
同事對我回來的真誠也打消了我的疑慮。不過,這一回去,我還是重新調(diào)整了自己。第一,我不輕率跳槽了。輕率的跳槽更是對新公司不公平。老板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對自己說:他離任之前,我不會離開,我要好好工作,幫老板成功。第二,對原來那位難弄的外國同事,我不再逃避。我知道了在任何環(huán)境都有不如意。
于是,我開始采取新的策略和新的態(tài)度和她相處:能在工作中發(fā)展工作友誼固然好,但是并不要期望和每個共事的人都成為朋友。busmess is business,把事情做好了就行。
(選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