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醫(yī)異疾 | 青方
盡管疼痛讓人不舒服,但顯然人是需要痛覺的。痛覺可以幫助人避免危險,比如遭到創(chuàng)傷后會自覺地躲避,而一些疾病也能通過疼痛表現(xiàn)出來。但是,有一種病卻使人喪失了這種感覺。
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山區(qū),有幾個來自不同家庭的人,感覺不到疼痛,其中一個男孩還專門從事街頭表演,例如把刀子插過自己的手臂,用錐子穿過自己的舌頭??茖W家發(fā)現(xiàn)這些人有一個叫S C N 9 A 的基因出現(xiàn)了突變,這個突變使得痛覺神經的鈉離子通道失去了功能,這些神經就感覺不到疼痛的刺激了。這個發(fā)現(xiàn)引起人們的興趣,挪威的科學家確認,活煮龍蝦,龍蝦是不會感覺到疼痛的。
鑒于世界上的人每天吃掉大量的止痛藥,如何開發(fā)更強的止痛藥一直都是藥廠努力的方向,這個巴基斯坦的基因突變顯然為藥廠的未來研發(fā)提供了理論指導。
還有一種少見遺傳病,表現(xiàn)得更為復雜,但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感覺不到疼痛,這個就是所謂的Riley-Day綜合征,主要發(fā)生在生活在東歐的猶太人群中,屬于常染色體隱形遺傳,這些病人不僅感覺不到疼痛也感覺不到冷熱,但能感覺到皮膚的壓力與觸摸。
這些沒有痛覺的病激發(fā)了一些心理學家對于人類痛苦與快樂的思考,例如這個傳統(tǒng)的問題:“沒有痛苦能感覺到快樂嗎?”那些對痛苦感受閾值比較低的人,會經常感覺到痛苦,過著被痛苦主導的人生;而另一些人,例如這些不能感受痛覺的人,還有對痛苦感受閾值很高的人,則過著快樂為主的人生。沒有痛覺的人的存在,說明人是可以生活在沒有痛苦的世界里的,這是很多人的夢想,這也是止痛藥物和能讓人產生幻覺與虛假快樂藥物泛濫的原因。
但顯然,有了痛苦生活才真實,只有感受到痛苦才能學會避免痛苦,人生就是學習提高痛苦感受閾值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