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兩瓶蜆汁,既不是魚露,也不是蠔油,更不是干貝粉,和史云生雞湯更沒關系,但它是有關提鮮味的調(diào)料,于是,和這些東西都有一點關系。更精確講,蜆汁是濃縮貝類調(diào)味料,呈黏稠狀,一瓶寫著白燒,還有一瓶紅燒用。
蜆汁茶碗蒸
做復雜的菜式我做不過飯店大廚,且家庭也不合適大動干戈做菜,用蜆汁做菜,最好是簡便易學的。于是我想到做蛋羹,上海人叫蛋湯,也叫燉蛋。
一只雞蛋打散,倒入小半勺蜆汁,這個汁咸鮮中帶點甜味,可放一點點細鹽使其不要太甜,然后注入80~90℃的熱水調(diào)勻,放到蒸鍋中隔水蒸,凝結起來就好。以往我是加冷水的,蒸的時間長不說,經(jīng)常是表面雞蛋液結起來了,中間溫度卻還是上不去,非得開鍋蓋攪拌幾次才算完成?,F(xiàn)在蛋中加了溫燙的水,鍋里面水一加熱,溫度和蛋液同步,上下凝結很快大功告成。
雞蛋羹在日本料理中叫茶碗蒸,很受老人和小孩的歡迎,內(nèi)容稍微考究一點,要放一些諸如鮮貝、雞絲、蝦仁進去。茶碗蒸用質(zhì)樸的瓷碗,蓋子一揭,小豌豆小貝殼露出半個頭顱,每次不同花色,享受的人不免內(nèi)心喜悅?,F(xiàn)在我用蜆汁,它是從貝類中提煉出來的精華,沒時間的人省了備這樣、那樣新鮮材料,做個蛋羹,操作起來就簡便很多。當然,更簡便還可以用微波爐,但是口感不如水蒸汽燉的滑嫩。
蜆汁煮QQ豆玉
豆制品是健康食品,我每次買菜分三類,一類葷菜,一類蔬菜,一類豆制品。超市里買來QQ豆玉,那是一種比老豆腐纖維更加緊密的壓縮豆腐似的東西,可以炒來吃,紅燒也行。我在日本料理書中的煮物類中見過一款“高野豆腐和荷蘭豆、雞蛋煮”,發(fā)現(xiàn)所謂的高野豆腐和QQ豆玉類似,就模仿了一下,制作方法如下:
QQ豆玉切成長條狀,可以出一下水,擠干,也可以免去這道手續(xù),因為密封包裝的豆玉本來就很干凈。荷蘭豆摘去兩邊的筋,開水中放點鹽,荷蘭豆下去一燙就撈起來,在涼水中沖一下,使它保持翠綠色。
調(diào)一個蜆汁加清水為底料,QQ豆玉放入煮開后換小火燒6~8分鐘,如果你嫌蜆汁太腥味,可以加一點料酒解腥。然后把荷蘭豆蓋上去,煮2~3分鐘,用一個雞蛋打散的蛋液徐徐地澆在上面,不用攪拌,停頓一下馬上熄火。
這個菜不用一滴油,很素凈,是一個鮮美的湯菜。盛放在白色的盆中,豆腐白,荷蘭豆綠,雞蛋黃,相映成趣,非常開胃。最得人心的恐怕還不止這些,更快更高更強,這“三更”是奧林匹克口號,體現(xiàn)在“蜆汁煮QQ豆玉”菜上正恰當。
蜆汁蒸鴉片魚頭
蜆汁蒸鴉片魚頭很簡單:魚頭兩面抹點鹽,倒入料酒,放蔥姜,最后澆上一圈蜆汁,入鍋隔水蒸七八分鐘,魚肉脫骨即可。鴉片魚頭清蒸略嫌單調(diào),有時我放些剁椒上去,鮮辣可口,現(xiàn)在放蜆汁之后,覺得海鮮味更濃厚,魚頭更入味。
吃的時候發(fā)現(xiàn),鴉片魚頭很奇怪,兩個眼睛不對稱,一個生在正常的臉面上,另一個居然在中間,就是頭頂?shù)牡胤?。而應該生眼睛的另一面臉上很大一塊白肉,沒有眼洞洞——哇,好嚇人。趕緊查一下:“鴉片魚是一種俗稱,學名稱牙鲆,又由于其眼睛生在一邊,又叫比目魚,它屬硬骨魚綱鰈形目,產(chǎn)于俄羅斯和我國交界地區(qū),肉質(zhì)鮮美,含油脂量較高,特別是鰭邊和皮下含有豐富的膠質(zhì),為許多食客所推崇?!痹瓉恚f片魚就是比目魚,它的特征就是一只眼睛是生在頭頂。
蜆汁紅燒明蝦
紅燒的蜆汁打開一看,比普通醬油顏色淡一些,有一點黏稠,聞上去有河鮮的腥味。冰箱里有一盒大明蝦,因為冰凍的時間有些久了,怕自然味不夠鮮美,便想到請蜆汁幫忙。
明蝦冰融化后首先要去除蝦身背部的泥筋,這個不能偷懶。如果蝦特別新鮮,可以在蝦頭處找到泥筋,順勢拉出來,那樣可以保證明蝦殼的完整。但事情往往是不完美的,泥筋容易斷在半腰,所以為保險,還是用剪刀在明蝦背上開刀,挑出泥筋了事。須頭須尾保留不用剪去。
鍋中放少許油,將明蝦兩面都煎一下,生姜和蔥段可以一起爆香。然后加料酒和蜆汁、白糖,紅燒用的蜆汁顏色不太紅,但是咸度挺高的,所以不能倒太多,而且蜆汁中有點芡,很快就會收干,如果蝦太大需要煮入味的,要加一點水,蓋上蓋子滾一滾。明蝦肉厚,中間不太容易進味,湯汁不能收太干,留一些吃的時候可以蘸。起鍋前可以撒胡椒粉,放青綠的小蔥。
新的調(diào)料給我新的靈感,我將上下而求索,不斷創(chuàng)作新菜式,呈現(xiàn)給廣大讀者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