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見街上賣著嫩嫩的紫紅的楊梅,就使我忍不住垂涎,不禁回憶起與小伙伴們?nèi)フ獥蠲返拿篮脮r光。
楊梅在家鄉(xiāng)的山野里隨處可見,一簇簇,一片片,一坡坡。它的葉子狹小,呈橢圓形;果實似桂圓,剛長出來的時候是翠綠色的,上面有一層粗糙的細(xì)鱗,吃起來酸溜溜的。它還分泌出一種黏乎乎的液汁,就像松脂,肉眼無法看見,但用手去摸就能感覺到。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楊梅由翠綠變?yōu)榈t,然后變?yōu)檠t,最終變?yōu)樽霞t。那些粗糙的細(xì)鱗變得柔軟起來,味道也由酸變?yōu)樘?。仲夏,楊梅完全熟透了,一嘟嚕一嘟嚕的,極為誘人。
小時候去放牛,把牛趕到山坡上就任其自由吃草。我們幾個牛娃爭搶著鉆進(jìn)密密匝匝的楊梅叢中摘吃楊梅果子。這邊摘一顆,放進(jìn)嘴里一咬,真甜!那邊摘一顆,更甜!越吃越想吃,越吃越開心。經(jīng)常貪吃得把放著的牛忘得一干二凈。那幾頭和我們一樣頑皮貪吃的牛犢就趁機跑到別人的苞谷地里闖禍,我們回到家免不了受一頓皮肉之苦。大人訓(xùn)斥是不是去摘吃楊梅,我們總是撒謊,可所有的謊言一到吃晚飯就暴露了出來。楊梅吃的時候是甜的,可過后牙齒連飯都咬不動,這才知道楊梅是甜里藏酸。我們對楊梅充滿“仇恨”,覺得它太不夠朋友,竟然讓我們在大人面前難堪。但這種“仇恨”是瞬間的,第二天我們依舊拼命去摘吃楊梅解饞,那點皮肉之苦算得了什么呢?
若把楊梅放在大碗里加點白糖蒸吃,那才是美上添美,不需要牙齒咬就可以下肚,因為熟透的楊梅一蒸就幾乎變成漿。在家鄉(xiāng),很多人都把摘來的一籃籃楊梅熬制成楊梅醬,然后貯存在瓶子里或瓷罐里,作為一年生活的佐料。用楊梅醬拌出的涼菜比起用醋和醬油拌出來的味道還要好,所以深受人們的青睞。
楊梅,我鄉(xiāng)愁里難解的情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