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葉永烈所著的《“四人幫”興亡》一書,分成三卷,92個印張。作者是我國著名的傳記作家,他的知名度就是這套書籍的質(zhì)量保證。他對歷史當事人面對面的采訪,對歷史檔案資料的查閱,都是別人無心也無力做到的。他治學嚴謹?shù)膽B(tài)度,也是眾所周知的。人民日報出版社在每一卷的封三《內(nèi)容介紹》里說,“本書是今日中國關(guān)于‘四人幫’的唯一鴻篇巨作,是關(guān)于‘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史料,是一部常銷性的暢銷書,相信會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彪m是自我評價,但并不能算是夸張。
我出生于1949年,青少年時代正好就是在“文革”中度過,當時又很細心地閱讀每天的《人民日報》,好多事都有印象。欣逢這套書籍出版,我急忙就買了一套,細細閱讀。感到這本書真是不可多得的“中國‘文革’史”。人到老年,讀此書重溫當年歲月,其中滋味,一言難盡!
但是,就算是一塊鉆石,天天賞玩,也會看出它各個面反光度不一致的地方來。我覺得這套書,在編輯、校對方面,也許人員年輕,好多事并非當時耳聞、親歷,也許是對葉永烈這樣名家的過于信任,沒能細細核對,就放過了好多的差錯。且不說一些錯別字,如把“造反派”打成了“選擇派”,把“耿飚”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寫成“耿飆”,在寫了多次“方兆祥”之后又出來一個“萬兆祥”(這種類型的差錯,與史實無關(guān),只要仔細一些,是可以堵住的),單就基本史實來說,就存在著一些較大的謬誤。
口說無憑,先列舉10例如下:
1) 第1402頁,葉永烈對法國新聞社駐上海記者劉秀英說,“張春橋最初判的是死刑,改判緩期二年執(zhí)行。兩年后又改判為無期徒刑?!边@不是事實。就在本書第1395頁,也寫明了“1981年1月23日,張春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這一頁還引用了1983年1月2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寫的是“對原判處罪犯江青、張春橋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減為無期徒刑;原判處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不變?!本褪钦f,一開始就是判了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不是改判的。
2)第 868頁,1967年7月,發(fā)生“武漢事件”之后,《紅旗》雜志發(fā)表了一篇社論,書中說:“康生、江青、陳伯達當即贊同林彪的意見,王力、關(guān)鋒、戚本禹三個‘秀才’起草《紅旗》雜志社論——《揪軍內(nèi)一小撮》。關(guān)鋒執(zhí)筆。社論發(fā)表之后,毛澤東在外地見了,深為震怒。”在本書第869頁,也說社論是《揪軍內(nèi)一小撮》。但經(jīng)查,當時的《紅旗》雜志社論是《無產(chǎn)階級必須牢牢掌握槍桿子》。它含有“揪軍內(nèi)一小撮”的意思,在全國也引起了對解放軍的沖擊,但畢竟不是那個題目。就是不查資料,也應該想一想,《紅旗》雜志的題目,總不至于那么不文雅吧?
3) 第1037頁,“中共九大是林彪集團的鼎盛時期……林彪手下的四員大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都進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边@里應該說五員大將,還有一位葉群,也進了中央政治局?!拔逦淮髮ⅰ边@種說法,是毛澤東1971年8月至9月即粉碎林彪集團的前夕,在南方視察時所說的,不可以隨意增減。
4) 第1130頁,“毛澤東還看重李德生。李德生比華國鋒大四歲,河南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他在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參加中共?!卑凑者@里的語氣,應該是講毛澤東在世時的李德生,而李德生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5年廢除軍銜)。李德生是1988年才被授予上將軍銜的。
5) 第734頁,兩次提到中宣部副部長張于意。這位干部的名字,叫張子意。
6) 第867頁,“須知,林彪雖然名列元帥,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元帥有十個,他只是十帥之一。除了彭德懷早已掃除之外(1959年,他取彭德懷而代之,當上國防部長),尚有八帥?!倍@之前,羅榮桓元帥已于1963年去世,那么,在林彪眼里,除他自己,尚有七帥,而不是八帥。
7) 第1056頁,說是1968年4月12日,上海的《文匯報》轉(zhuǎn)載了《北京日報》4月7日的社論《徹底粉碎“二月逆流”的新反撲》,第1058頁接著說《北京日報》的這篇社論提出了一個口號——“揪出楊、余、傅的黑后臺”。這不是事實。楊是指解放軍代總參謀長楊成武,余是指空軍政委余立金,傅是指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傅崇碧,他們于這一年的3月22日被解除了職務,甚至關(guān)押,但在報紙上從來沒有點他們的名字,只是用“小爬蟲”、“變色龍”這樣一些詞語來代替。
8) 第1347頁,“可能在他們講到鄧小平副主席在‘人大’的報告時,我插了一句,那個報告反個人迷信,當時效果也不好?!毕乱豁撘彩钦f,“我還說到鄧副主席這種思想有歷史根源,在‘人大’報告中提出反對個人迷信,效果不好等等?!睂嶋H上是鄧小平總書記在1956年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關(guān)于修改黨章的報告,里面提到了反對個人迷信的問題。是“八大”,不是“人大”?!叭舜蟆币话闶侵溉珖嗣翊泶髸?。
9) 第1330頁,“孫玉國,1969年3月2日,在保衛(wèi)珍寶島戰(zhàn)斗中一舉成名。……三個月后,他躍為中共九大代表?!薄熬糯蟆笔?969年4月1日開幕的,“九大”代表只能在開會之前確定,那么,不能說是“三個月后”了。
10) 第1253頁,“說實在的,兩個‘一號文件’上,都沒有張春橋的大名,明眼人都知道,毛澤東對張春橋投了反對票。要不,怎么一回提名鄧小平,一回提名華國鋒,偏偏不提似乎注定要當總理的張春橋?!边@里指的是中共中央的1975年一號文件和1976年一號文件。據(jù)中央文獻出版社《毛澤東傳(1949-1976)》第1716頁,“1957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fā)出經(jīng)毛澤東圈閱的一號文件,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張春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蹦敲矗筒荒苷f兩個一號文件“都沒有張春橋的大名”了。
毫無疑問,《“四人幫”興亡》是一套相當杰出的傳記書籍,葉永烈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中國現(xiàn)代史傳記作家。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或者換個說法,多干多錯,不干不錯,不寫便罷,只要寫書出書,差錯總是難免的。我曾是一家報社的編輯,如果看到了謬誤而不指出來,有違于自己的職業(yè)操守。這套書是會很常銷,也會很暢銷的,還有加印、再版的機會。如果作者和出版社及時把謬誤改正過來(并不止是我列出的這些,還有一些我沒列入;我也不可能找出所有的差錯,相信會有別人找出其他一些差錯),則對于讀者更有益處。
(作者系大連日報社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