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從諗(778——897年),俗姓郝,曹州(今山東曹縣)郝鄉(xiāng)人。因晚年久居河北趙州觀音院(今河北趙縣柏林寺前身),故時人多以“趙州和尚”相稱。生而“根性穎利,覺照圓瑩”,聞南泉普愿大開禪法于池陽 (今安徽貴池),于是前往參訪。從諗?shù)綍r,南泉正在臥室偃息,見其來參,便問:“近從何處來?”,從諗答道:“瑞像院。”又問:’還見瑞像否””答曰:“瑞像不見,但見臥如來?!蹦先鹩謫?“你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答曰:“有主沙彌?!庇謫?“哪個是你主?”從諗恭敬地回答:“早春猶寒,伏祝和尚尊體安康,起居萬福。”南泉見他機敏睿智,又彬彬有禮便欣然接納了他。從此師徒之間相互砥礪,相互切磋,教學(xué)相長,結(jié)下了殊勝的法緣,后人譽為“龍虎之會”。其后自攜瓶錫,遍歷諸方,常自謂曰:“七歲童兒勝我者,我即問伊;百歲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據(jù)說他行腳到八十歲時,才到趙州觀音院居住傳法。乾寧四年(897年)示寂,壽一百二十歲。后受賜“真際大師”之號,后世尊稱他為“趙州古佛”。
趙州的思想與馬祖、普愿一脈相承,但又有所發(fā)揮。他主張“萬法一如”,諸法無二無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是煩惱,煩惱是佛”。從“萬法一如”的思想出發(fā),趙州接引學(xué)人的目的就是消除學(xué)人在平等的諸法中妄取分別,妄生執(zhí)見。有人問趙州:“和尚還入地獄否?”趙州回答說:“入?!眴栒咂婀值卣f:“大善知識為什么入地獄?”趙州答曰:“我若不入,阿誰教化汝?”有一次,趙州掃地次,有僧問:“和尚是大善知識,為什么掃地?”趙州答曰:“塵從外來。”問:“既是清凈伽藍,為什么有塵?”趙州曰:“又一點也?!憋@然,趙州這里是借機發(fā)揮,掃除學(xué)人的情執(zhí)。同時,趙州還繼承了南泉接引啟悟?qū)W人的手法,從名言法相等假相上下手截斷學(xué)人的執(zhí)見。有僧問趙州:“承問和尚親見南泉,是否?”趙州回答說:“鎮(zhèn)州出大蘿卜頭?!庇猩畣?“萬法歸一,一歸何所?”趙州答:“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領(lǐng)布衫,重七斤。”有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答曰:“庭前柏樹子。”有人問:“如何是道?”答曰:“墻外底。”問者曰:“不問這個?!壁w州曰:“你問那個?”曰:“大道?!壁w州曰:“大道透長安?!?這些看似答非所問,其實是為了截斷學(xué)人的分別心,令其悟萬法一如,平等無二的境界。他常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揀擇是什么,揀擇就是分別,就是語言。學(xué)人不悟,常落言筌。為此,趙州有時也以動作來接機。當(dāng)有人問:“如何是西來意”時,趙州或下床而立,或敲床腳。
趙州一生遍參飽學(xué),其禪法風(fēng)格靈活多變、樸實生動。有僧請求開示,趙州問:“吃粥了也未?”曰:“吃粥了也。”趙州曰:“洗缽盂去。”有僧新到,趙州問:“曾到此間么?”答曰:“曾到?!壁w州曰;“吃茶去。”又問一僧,僧曰:“不曾到?!壁w州仍說:“吃茶去?!焙笤褐髌婀值貑柕?“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趙州召院主,院主應(yīng)諾,趙州說:“吃茶去?!庇腥藛?“狗子還有佛性無?”趙州曰:“無?!眴?“上至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什么卻無?”曰:“為伊有業(yè)識在?!壁w州的這些機語看似顛三倒四,違背常理及佛理(如佛教明確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其實他正是用這些打破常識的機語掃除截斷學(xué)人的常見和執(zhí)著,讓學(xué)人在這些語下悟得道是不可言說的,道是“離四句、絕事非”的,從而悟入諸法平等的境界。他的這些機語后來成為禪宗常參的公案和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