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一】
色 難
武寶生
最近,有幾位大學(xué)生深入社區(qū),作了一項很有意義的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居民家庭成員隔代人之間的相互表情及臉色變化。他們一共調(diào)查了100位老人對后輩兒孫及100位后輩兒孫對長輩的表情與臉色變化。
調(diào)查顯示,100位老人見到后輩兒孫時,有91人表情愉悅,面帶微笑;有5人顯得很平靜;有4人面帶期待與希冀。而100位兒孫遇見長輩時,有46人板著面孔,顯得冷淡,臉色難看;有41人表情平淡,無動于衷;只有13人笑臉相迎,問寒問暖,情真意切。
以上調(diào)查數(shù)字,不一定十分準確。但從側(cè)面反映出當前一個嚴峻的家庭與社會問題。
這項調(diào)查緣于孔子有關(guān)“色難”的論述。當年,孔子在談到孝道回答子夏時就哀嘆過“色難”。指責子孫們對老人孝心不足,臉色難看。哪曾想,幾千年過去了,晚輩們對長輩依然“色難”,且有加重的趨勢!因為,隨著獨生子女成為家庭的戶主,一方面要承受社會競爭的壓力,又要承擔贍養(yǎng)雙方老人的重擔,真有點不堪重負?!吧y”就更加難免。
有專家指出,一般來說,當今供養(yǎng)老人吃穿并不難,難在對老人的精神撫養(yǎng)上。其實,克服“色難”并不難。常回家看看,為老人端上一杯熱水,陪老人坐坐,多一些問候,多一些笑臉。如此而已。只是,如此簡單的事卻幾千年都解決不好,成了千年的老大難問題!
(《雜文報》2008年10月10日)
【多維品讀】
1.孝心無價,親情永恒?!鞍偕菩橄取?,尊老愛老,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晚輩,孝敬長輩,天經(jīng)地義。當代作家畢淑敏曾說:“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永遠無法補償?!彼袁F(xiàn)在我們就要對父母以及長輩們多一份關(guān)心,盡一份孝心。
2.心懷感恩,真情回報。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币虼耍覀円獞岩活w感恩之心孝敬雙親。也許只是一杯粗茶,也許只是一碗淡飯,也許只是一個笑臉,無論什么,在愛的天平上,它們等值。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吧,用真情回報我們的父母,盡全力去滿足他們的物質(zhì)需要與精神需求,讓他們笑口常開,享受天倫之樂。
3.注重溝通,加強交流?!吧y”這個千年老大難問題,充分說明了對于老人精神的撫慰要比物質(zhì)上的給予難得多。因此,我們一定要找點空閑,抽點時間,?;丶铱纯?,想他們之所想,樂他們之所樂。在溝通與交流中,消除代溝,增進情感,讓老人們的晚年更加幸福。
【適用話題】
“孝心”“回報”“親情”“感恩”“微笑”“溝通與交流”“心靈的對話”“精神撫養(yǎng)”等。
【素材二】
修 煉
涼月滿天
梁漱溟說,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的關(guān)系,再解決人和人的關(guān)系,最后解決人和自己內(nèi)心的關(guān)系。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雞,要想修煉成功,需要漫長的過程:第一階段,沒有什么底氣還氣勢洶洶,像無賴叫囂的街頭小混混;第二階段,緊張好勝,儼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年輕人;第三階段,雖然好勝的跡象看上去已經(jīng)全泯,但是眼睛里精氣神猶存,說明氣勢未消,容易沖動;到最后,呆頭呆腦、不動聲色,身懷絕技,秘不示人。這樣的雞進入戰(zhàn)場,才能真正所向披靡。
人生不過就是提醒自己反復(fù)做一個動作:清零。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扔。走出來的是路,扔掉的是負重。路越走越長,心越走越靜,時刻謙卑,時刻低眉,時時刻刻心存敬畏。只有這樣,才能修煉成功,任他密雨斜侵,我只坐擁王城。
(《雜文報》2008年10月10日)
【多維品讀】
1.寶劍鋒從磨礪出。不經(jīng)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全力打拼,經(jīng)受磨煉,不懈追求,才能展翅飛翔,“一覽眾山小”。
2.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一個人總是在不斷“清零”中成長,每一次進步都標志著自我在原有基礎(chǔ)上突破性的發(fā)展,生命的空間得到了延展,也意味著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唯有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才會取得新的進步。
【適用話題】
“修煉”“向往”“磨煉”“突破”“追求”“境界”“新與舊”“挑戰(zhàn)自我”等。
【素材三】
以生命的名義跑下去
格林
達娜·侯賽因是唯一代表伊拉克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女運動員,她的目標并不遠大——只要能在北京奧運會上亮相就好。
她躲過了兩次槍擊后依然堅持訓(xùn)練,但是此前得知無法參加北京奧運會時,她一度崩潰了。教練安慰她,4年后可以參加倫敦奧運會,21歲的達娜脫口而出:“照伊拉克這個樣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
為了參賽,達娜冒著被流彈擊中的危險,跑到約旦的舊貨市場買了一雙二手跑鞋。美國女律師哈根得知達娜的故事后,為她寄去一雙最新款跑鞋,并通過多哈一家銀行匯去了訓(xùn)練費及路費。
美國《時代》雜志將她列入北京奧運會最值得期待的100名運動員之一。開幕式上,達娜所在的伊拉克代表團入場時,受到了不亞于東道主代表團的禮遇和掌聲。
達娜在預(yù)賽中即遭淘汰,她說:“參加奧運會,就是為了讓伊拉克國旗在奧運賽場上高高升起,讓全世界都看到伊拉克人的堅強和勇敢,哪怕有再多的苦、再多的危險,我都會堅持跑下去!”
(《青年文摘》2008年第9期)
【多維品讀】
1.發(fā)揚奧林匹克精神,參與比勝利更重要。《奧林匹克憲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都應(yīng)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權(quán)利,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體現(xiàn)相互理解、友誼、團結(jié)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顧拜旦曾說過:“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生活的本質(zhì)不是索取,而是奮斗。”達娜·侯賽因這種以生命為代價的參與意識,使她成為北京奧運會最值得期待的運動員之一,她的到來再一次彰顯了奧林匹克精神。
2.彰顯民族精神,將堅強和勇敢進行到底。為了參賽,達娜·侯賽因躲過了兩次槍擊后依然堅持訓(xùn)練,曾冒著被流彈擊中的危險,跑到約旦的舊貨市場買二手跑鞋。為了體育,為了民族,她奮不顧身,勇往直前,永不放棄,讓全世界看到伊拉克人的堅強和勇敢,讓全世界為伊拉克人而喝彩!
3.有夢想才有遠方。有夢想,才會有理想;有了理想,才有為夢想而奮斗的人生歷程。達娜為了參加奧運會,不惜犧牲生命,信念堅定??梢姡瑝粝胱屓说男撵`永遠充滿激情,讓人的生命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通過努力爭取,世人相助,她終于實現(xiàn)了夢想——圓夢北京奧運會。達娜雖在預(yù)賽中即遭淘汰,但她已飛翔過,人們會永遠記住她執(zhí)著而堅毅的身影……
【適用話題】
“公平”“正義”“向往”“愛國”“自尊”“堅強”“勇敢”“奧運精神”“祖國的發(fā)展與強大”等。
【素材四】
回到殘酷的現(xiàn)實
李西閩
當我的靈魂將要在幻境中飄走進入昏迷狀態(tài)的時候,我告訴自己,不能就這樣走了,不能!那不是你要去的地方,你不能沉睡,如果你沉睡過去,就永遠也醒不來了。那時我體內(nèi)有兩個自己,在斗爭著。
一個自己在說:“放棄吧,死了就不會遭受痛苦的折磨了。人活著多沒意思呀,這世界有那么多令你恐怖的事情,即使你在地震中死不了,說不定也會死于下一場災(zāi)難,或者死于人為的事故,比如一場車禍,或者一次爆炸……這世界有什么好留戀的,活著就是煩惱和恐懼!還不如到極樂世界里,什么也不用想了,什么也不用怕了。老婆,永別了;小壞,永別了,你不要怪爸爸,下輩子,我還要做你的爸爸,陪你長大;爸爸媽媽,永別了;朋友們,永別了……我不怕死,我早就說過,死亡是另外一條道路的開始,這不,我將要走上這條道路了……”
另一個自己說:“李西閩,你就這樣服輸了嗎,這樣死去,值得嗎?你為了自己的解脫,竟然連親人和朋友都不要了,你多么自私呀!就是為了你心愛的李小壞,你也不能就這樣向死神投降啊,你難道就那么經(jīng)不起死神的誘惑?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人愛著你,在為你的安危擔驚受怕,痛不欲生啊!你不是口口聲聲說你是個有良心的人嗎,那么,你摸著你的良心說,你讓那么多親人朋友為你的死而悲慟,你忍心嗎?李西閩,你不能這樣撒手而去,你是男人,你的責任感到哪里去了!你必須活下去,清醒過來,等待拯救……” 像有一縷光,照亮了我的靈魂。我不能死,讓死神滾開!
(節(jié)選自《幸存者》)
【多維品讀】
1.敬畏生命,珍愛生命。李西閩曾說:“我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了70多個小時。記錄下危難中的生死體驗,作為一種紀念。愿活著的人快樂,死去的人安息。無論崇高的、卑微的都是人生,都應(yīng)該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 他的話可謂振聾發(fā)聵,發(fā)人深省,讓我們深深明白:一個人的生命肩負著生活的使命,擔負著人生的責任與義務(wù)。因此,只有敬畏且珍愛生命,才能穿越苦難,戰(zhàn)勝不幸,走向光明。
2.意志堅強,永不言棄。當李西閩進入昏迷狀態(tài)時,他的內(nèi)心有兩個自我在斗爭著:一個選擇放棄,一個選擇堅守。在生與死的較量中,永不言棄的生存信念點燃了他生命的火把,活下去的堅強意志拯救了他的生命。由此可見,只要我們意志堅強,永不言棄,一切皆有可能!
3.人就是要有一種不服輸?shù)木?,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在遭遇苦難與不幸時,這種精神便是我們戰(zhàn)勝內(nèi)心怯懦的法寶,便是我們走出迷茫的指針。
4.愛心與責任點亮生命。愛心與責任,像一縷光,照亮了李西閩的靈魂,讓他擁有了堅定的信念,從而得以活了下來。愛心,讓我們生命之樹永遠長青;責任,讓我們的生命之樹茁壯成長。只要愛心永駐,責任心長存,我們的生命之樹就會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適用話題】
“愛心”“生命”“意志”“精神”“良心”“責任”“堅強”“永不言棄”“面對苦難”等。
【素材五】
奧巴馬之路
格 致
1961年,奧巴馬出生于美國夏威夷州火奴魯魯,被《時代周刊》稱為“夢想家”的母親影響了他的一生。他的父親來自肯尼亞,在夏威夷大學(xué)留學(xué)時與其母結(jié)識。奧巴馬兩歲多時,父母婚姻破裂。6歲時,母親與印尼留學(xué)生蘇托洛結(jié)婚,奧巴馬隨母親來到雅加達。8歲時他曾在一篇作文中寫道:我長大后想當總統(tǒng)。10歲時被母親送回夏威夷與外祖父母一同生活。中學(xué)期間的他因膚色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一度用酒精和毒品來麻醉自己。1983年,奧巴馬從哥倫比亞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專業(yè)畢業(yè),兩年后他成為芝加哥黑人社區(qū)的一名組織工作者。1988年,他進入哈佛大學(xué)法學(xué)院,三年后取得“極優(yōu)等”法學(xué)博士學(xué)位。米歇爾是奧巴馬在一家律師事務(wù)所實習(xí)時的指導(dǎo)老師,許多人認為奧巴馬能有今天的成就她功不可沒。1996年,35歲的奧巴馬成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步入政壇。在同年7月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奧巴馬發(fā)表了題為《無畏的希望》的演講,一夜之間成為美國政壇的一匹黑馬。2008年6月27日,奧巴馬與希拉里在提名戰(zhàn)后首度同臺亮相。經(jīng)過半年多的激烈角逐,奧巴馬成為總統(tǒng)候選人。2008年11月4日,奧巴馬擊敗對手麥凱恩,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tǒng),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tǒng)。他將于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職,入主白宮。
(《青年文摘》2008年第12期)
【多維品讀】
1.只要奮斗就會美夢成真。被《時代周刊》稱為“夢想家”的母親影響了奧巴馬,讓他在8歲時就萌生了當總統(tǒng)的夢想。他曾因膚色自卑過,做過黑人社區(qū)的組織工作者,曾獲得過哈佛大學(xué)法學(xué)博士學(xué)位,35歲就成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這些不平凡的經(jīng)歷都源于他兒時的夢想,也為他的人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他歷經(jīng)坎坷,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終于實現(xiàn)了夢想——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tǒng)。
2.自信人生二百年。在中學(xué)期間,奧巴馬因膚色自卑過,一度用酒精和毒品來麻醉自己,后來經(jīng)米歇爾引領(lǐng)與指點,一路過關(guān)斬將,高歌猛進,入主白宮。他的人生經(jīng)歷告訴我們,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生在養(yǎng)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充滿自信,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勇往直前,便能登上人生的巔峰。
【適用話題】
“目標”“理想”“奮斗”“自信”“才智”“自強不息”“成功的秘訣”“勇往直前”“強者無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