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卑微的,隨處可見,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無法離開它;鹽是圣潔的,永遠(yuǎn)不腐敗,不生蟲,且能與各種味道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黃珂
黃珂,重慶人,生于上世紀(jì)50年代。資深美食家。熱愛文藝,包括表演、音樂、繪畫等各種藝術(shù)形式,常糾集一幫志同道合的文化界朋友于家中設(shè)宴,一度形成浩浩蕩蕩的黃門“流水席”局面,然后由流水席衍生出了北京新派川菜餐廳:“天下鹽”。同時,衍生出“黃友會”,他被朋友戲稱為“望京孟嘗君”。
那天,站在黃珂的家門口,隨行的老哥手指地上像是“腳印”的痕跡說:“這都是油嗎?”
笑聲中,我們見到了面帶佛相的黃珂。
要說“天下鹽”的名氣,不僅源于黃珂那純粹、地道的私家川菜美味,也源于“天下鹽”無心插柳、而柳卻成蔭的美談。
十年之間,黃珂于家中免費設(shè)宴款待來自五湖四海的幾萬人次。黃珂說,很多朋友喜歡到黃家吃飯,除了自己是一個比較寬厚、把利益看得很淡的單身漢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家宴多是牛肉湯鍋、雞雜、涼拌雞等重慶江湖菜,非常好吃。后來,參加黃家家宴的人越來越多,家里漸漸招呼不過來,于是,黃珂與詩人二毛攜手,在京城798藝術(shù)區(qū)創(chuàng)辦了第一家“天下鹽”。
對于美食,黃珂提倡“反烹調(diào)”。
黃珂所說的“反烹調(diào)”,是反對那些過度的烹飪。他說:“經(jīng)??吹揭坏啦擞质钦?、炸、煮,又是雕花刻盤,非常復(fù)雜。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家常菜,崇尚自然,加工方式簡單。”在黃珂看來,每個地區(qū)的民族根據(jù)本區(qū)域的物產(chǎn)和歷史傳承,留下了很多經(jīng)典的菜肴,它們是中華美食,更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應(yīng)當(dāng)保留這些精彩的中華美食,而在傳承上一定要下功夫。他說:“如果每家人以私家菜的方式予以保留、傳承一些菜肴,這的確是一個途徑?!?/p>
當(dāng)你走進(jìn)“天下鹽”,一定會被它的文化概念所吸引。黃珂說,經(jīng)營“天下鹽”,菜一定要好吃。另外,它應(yīng)該成為一個包容性很強,不拒絕其它菜系的食色空間。在抓菜肴品質(zhì)的同時,餐飲空間更要成為藝術(shù)化空間。黃珂希望人們能在就餐之余享受文化與藝術(shù)的魅力。
問到“天下鹽”的由來時,黃珂說:“鹽在所有的調(diào)料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鹽是最基本的味道,萬味鹽為首。四川人是天下的鹽,四川人在文化界、藝術(shù)界是比較活躍的,不可缺少的。其實,鹽這種東西本身很卑微,隨處可見,但是它在生活中不可缺少。鹽,也有非常高貴的一面,自身很圣潔,不腐爛,融合性特別好,能與各種味道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我把‘天下鹽’作為飯館的名字。我們要做鹽?!?/p>
咱中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當(dāng)下,您要說朋友來家,熱情、真誠地招呼,再請人吃頓豐盛的飯菜,也算不上什么大事?!疤煜蔓}”餐館或許談不上“奇”,因為京城的私家菜很多,而且似乎已然成為一大特色??墒墙裉?,說請人吃飯的黃珂是“奇人”,其原因就在于到黃珂家的食客,大多是朋友帶來朋友,朋友的朋友又帶來朋友。不論你富有,抑或貧窮,是社會名流,還是無名小卒,只要到他家,來者皆是客,皆為兄弟姐妹。從1999年至今,黃珂免費待客達(dá)到幾萬人。以食會友的黃珂,他的朋友真可謂遍天下!
黃珂對我說,他最開始學(xué)的是藥學(xué)專業(yè),是《中國醫(yī)藥報》的創(chuàng)始人。后來下海經(jīng)商,最初做廣告公司、文化公司。拍過廣告片,電視片等,也做過彩色棉花生產(chǎn)商,現(xiàn)在主要做投資。雖然第一次來黃家,第一次與黃珂和他家中的朋友見面,但是自由隨意、不拘束的氛圍自始至終感染著人們,每一個人都很隨意,也非常放松。名流不是名流,走卒也不是走卒,沒有名氣的人不必給有名的人讓位,一切平等,統(tǒng)統(tǒng)都是黃珂的客人,更像是兄弟姐妹,一家人。那是一個雅俗共賞的環(huán)境,人們高談?wù)軐W(xué)和藝術(shù),也談男人和女人,或者什么都不必談,只找酒喝、飽嘗美食。更為有趣的是,主人黃珂幾乎不動筷子,坐在主位上的他,就這么靜靜地看著埋頭樂吃、仰頭樂喝的大家,有時,他靜靜地離開座位,為沉浸于快樂中的人們換播音樂。在他的臉上,你看到的是喜悅而安祥的神情。
說黃珂,除了黃門私家菜以外,不得不提“黃友會”、《黃客》以及黃珂家的娛樂交流活動。黃珂愛好十分廣泛,從小喜歡美術(shù)、音樂、文學(xué)。他家的各類書籍、音樂影碟和裝飾物,都可以讓人感受到濃郁的藝術(shù)氣氛,頗有海納百川的味道。在黃珂的眾多朋友之中,有歌手、畫家、詩人、作家、美食家,他們也都是在文化圈里志同道合的老友,“黃友會”正是在這些朋友的談笑之間“成立”的。對于“黃友會”,黃珂說:“實際上這個會是沒有正式成立的。所謂‘黃友會’就是‘黃珂之友聯(lián)誼會’。 總而言之,來吃飯的人多了,朋友們多了,大家開玩笑就說是‘黃友會’。我是反對成立‘黃友會’的。做會就是社團了,這就會妨礙大家的自由交往。我希望大家自由交往,所以我說,進(jìn)門就是會,出門就不認(rèn)。大家應(yīng)該更自由地交往?!钡拇_如此,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事物,我們應(yīng)當(dāng)盡可能地去體驗。然而,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那樣有限,每一個人所走的路都是如此狹窄。要多了解人生,了解其他的人生,交朋友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與不同經(jīng)歷的人相處,我們也會變得豐富起來。黃珂和他的“黃友會”也正是如此。
黃珂和朋友們一起做了一本刊物,取名《黃客》。黃珂說,所謂《黃客》,一是取名黃珂的諧音;二則表示黃珂的客人。所有提供稿件的人都是黃家的客人,所有讀這本刊物的人也都是來黃家做客的人?!饵S客》的內(nèi)容主要是詩詞歌賦,其裝幀非常精美?!包S友會”每一年都會有詩會、筆會、書法表演、話劇表演、舞蹈表演等,聚集了旺忘望、張小波、野夫、陳明等文化名人,從很多意義上而言,這里是一個以吃開始,以各種活動結(jié)束的文化沙龍。
與人相處,為善當(dāng)先。此“善”,是出自內(nèi)心的誠意,是誠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縟節(jié)。黃珂當(dāng)是如此!他更有鹽的謙遜、隨和和包容。
如今,黃珂已經(jīng)開了四家分店?!疤煜蔓}”也走出了北京,開到了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