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有到過淮南,可能認為它一定位于“淮河之南”,這種看法當然是錯誤而可以原諒的,因為從字面上只能如此理解。實際上,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地跨淮河兩岸,淮河就成了穿境而過的一條內(nèi)河。對于素有“全國較大城市之稱”的淮南,境內(nèi)能有這么一條著名的大河流過,算是它的福氣,足可令許多缺水的城市好生羨慕。
我有很多的外地朋友,經(jīng)常問我同一個問題:“淮南是屬于南方還是北方?”我的回答是:“淮南是南方與北方牽手的地方!”。
不是嗎?淮南,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正處于我國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線上,不就是“南方和北方牽手的地方”嗎?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物產(chǎn)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茨喜粌H是全國重要的煤炭基地,還是華東電力基地和安徽省重點煤化工基地。境內(nèi)井架林立,電網(wǎng)如織,生態(tài)宜人,環(huán)境優(yōu)良,展示著發(fā)達的工業(yè)文明。如果你是一個旅人,那就請你游一游淮南的山水。淮南境內(nèi)有八公山,位于淮南市西部、八公山區(qū)與壽縣之間。八公山雖然不大也不高,卻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和“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典故就出在這里。漢淮南王劉安煉丹“煉”出的豆腐和有古代百科全書之稱的《淮南子》一書就是在此發(fā)明和著述的。現(xiàn)在的八公山,已經(jīng)是國家4A級旅游區(qū)和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了。慕名的旅游者紛至沓來,絡繹不絕。八公山的周邊也有一些好去處,其南有臥龍湖、珍珠泉及古壽州的一些景點,很是好看;北面有石門潭、南塘湖、樂澗套、“淮南蟲”化石等,景點比較集中。
淮南市東部有上窯山,風景也好,其中的仙人橋景點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另外山上還建有古老的廟宇,流傳著很多神話故事。山麓是一大片人工森林,名叫“新四軍林”,已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等能夠去看看最好。上窯山名稱的來歷與壽州窯有關。壽州古窯始建于西漢,鼎盛于唐朝,是唐代七大名瓷窯之一。壽州古窯址多集中在大通區(qū)上窯鎮(zhèn)境內(nèi),這些古窯址已于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茨鲜兄胁康拿绞撬锤?,傳說“舜耕于此”。以前,舜耕山是淮南的南部屏障和城市的“后花園”,隨著山南新區(qū)(舜耕山之南)的劃入和開發(fā)建設,以及全省最大的城市隧道——洞山隧道的貫通、通車。現(xiàn)在山及南山北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舜耕山也就成為淮南市的“中心花園”了?;茨鲜形鞑坑幸蛔迳竭h近聞名,這就是安徽“三大道觀”之一、素有“淮上勝境”之稱的茅仙洞景區(qū)了。在它的東面不遠處,是八公山古關隘——壽唐關,又名梳妝樓,與戰(zhàn)爭和女英雄有關。
當然,不能只是“游山”,還可“玩水”。從茅仙洞景區(qū)乘船北行。過了洄水三灣,就是被稱作“長淮津要”、“淮河小三峽”的硤山口景點了。它的東西兩岸分別是東硤石和西硤石,壁立千尺,十分險竣。西硤石古慰農(nóng)亭和古皂莢樹緊緊相依,共沐千年風雨。茅仙洞景區(qū)的好玩之處,在于它有山又有水,夠你盡情地玩上大半天了。
除了淮河,還有許多河流、湖泊可去。較大的河流有茨淮新河,是皖北一條最大的人工河和生態(tài)河,位于淮南市最北端,是淮南與阜陽、亳州、蚌埠的界河。此外,東部的窯河、西部的淝河也是流淌著美麗風景和厚重歷史的著名河流。瓦埠湖在淮南市西南,被淮南市和長豐、壽縣所環(huán)抱。焦崗湖位于淮南市最西北方,高塘湖位于淮南東南部,也都較有名氣。其它的河流、湖泊還有很多,其面積和名氣都要小一些。
假如你對歷史和考古等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位于壽縣城北郊的淮南王劉安墓和趙大將軍廉頗墓,位于淮南市謝家集區(qū)李郢孜鎮(zhèn)的“戰(zhàn)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墓等,這些都是有名的墓冢。其他的還有蔡昭侯墓、蔡聲侯墓、楚莊王墓、楚幽王墓、呂夷簡墓等,這些陵墓均出土過大批有價值的文物,像楚大鼎、楚愛金、戰(zhàn)國龍形提梁壺等都是無價之寶。如果要看更多的出土文物也不難,淮南市博物館和壽縣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足夠你看上一兩天……
我不因淮南是“我的淮南”而熱愛,而是因為它值得熱愛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