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樺 編譯
給無辜者安上莫須有的罪名,再用一些審訊技巧對其進行盤問,他多半會俯首招供,即使有可能因此身陷囹圄……
心中有鬼
1986年9月28日星期天,法國梅斯市郊區(qū)。下午5點半,8歲的亞歷山大和西里爾跨上自行車去離家?guī)装倜淄獾蔫F道旁兜風,直到晚上7點,兩個男孩還未回家。家長感到不安,便報了警??墒?,當消防員和警察找到他們時,兩人已被人用石頭砸死。
此案在當?shù)丶て鹆藰O大民憤,將兇手繩之以法的呼聲很高。所以,當次年4月。16歲的帕特里克·迪爾供認自己是兇手時,民眾才終于松了一口氣。
然而,1個月后,迪爾又矢口否認犯下兇案,可是為時已晚,所有人都相信他是真兇。最終,他被判處15年徒刑。他為此上訴了3次,直到2002年才被確認無罪。大家一定會想,他既然是清白的,為何要承認有罪呢?我絕不可能這么做。其實不然!
美國數(shù)項研究顯示,有15%~20%的無辜犯人在審訊之初存在被逼供的情況。要知道在美國,有些罪行是要被判處電刑的一既然如此,為什么有人會承認自己并未犯下的罪行呢?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警方使用的審訊技巧使之發(fā)生了心理崩潰。而其他各國的警察對此也十分熟悉,首先把嫌犯單獨關(guān)在一間獄室反思,然后夸大事實使其恐懼,最后假裝同情故意將事情輕描淡寫。
美國心理學家索爾·卡辛對假供認的研究得到全球認可。他認為每個戰(zhàn)術(shù)具有不同的作用,三個戰(zhàn)術(shù)相輔相成。第一個戰(zhàn)術(shù)類似于感覺剝奪,也就是關(guān)塔那摩監(jiān)獄常用的心理折磨,嫌犯被單獨關(guān)押在狹小的獄室里,沒有窗、時鐘、電話和任何聲音。由于沒有任何外界干擾,嫌犯腦海中會不斷重復相同的一幕:被捕。警察走上前給自己戴上手銬……這些畫面帶來無休止的心理折磨,使其越來越焦躁不安。嫌犯會自問這種情況還將持續(xù)多久,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等,而后面的情況恰恰會更加糟糕!因為,審訊人員通常不會怎么照顧他,特別當他們確信嫌犯有罪的時候。
索爾·卡辛認為,讓嫌犯招供根本不必大費周章。教科書上白紙黑字寫著,謙恭過頭、張口結(jié)舌、額頭冒汗、雙目低垂、面對提問時面紅耳赤,這些都表明嫌犯心中有鬼!如果僅僅是獨自冥思苦想數(shù)小時后面對警察心理緊張所致,那么只能自認倒霉。
在審訊員看來,嫌犯的這些反應符合罪犯的所有特點,于是進入到教科書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引發(fā)其恐慌。審訊員會說“你會為此坐20年牢”之類的話,甚至還會不惜撒謊和制造假證據(jù),比如說:“好啦,別否認了,我們提取到了你的指紋”,或者“撒謊沒用的,某某看到你了”。這么一來。嫌犯很可能會頃刻之間俯首供認。
年輕人更易中招
1987年4月,年輕的帕特里克·迪爾在警署度過一整夜后,警官大致上對他說:“好啦,說出真相吧。讓我們想象你看見了自行車。你走上鐵路路堤邊坡,發(fā)現(xiàn)了兩個男孩。他們?nèi)⌒δ?。你就拾起一塊石頭嚇唬兩人。不幸的是,其中一個被擊中而倒在地上。你驚慌失措,又拾起一塊石頭砸向另外一個男孩。不過,不要緊,這是意外,我們能理解?!?/p>
于是,筋疲力盡的年輕人為了“讓警察開心”,也為了能回家與父母團聚,最終招供了。事件發(fā)生后,這已是他第三次被傳喚,此前曾在1986年10月和12月被傳喚并釋放。除他之外,還有兩人也招供了,但一直自由。這些令他相信自己也能平安回家,也表明日后可以洗清罪名;假招供者往往會這么想。年輕人更易被他人左右,招供者以年輕人居多。
美國曾對1971年至2002年期間的125項假招供作過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63%的招供者年齡不滿25歲,32%不足18歲。這個數(shù)字讓人吃驚,這些年輕人很可能因為根本沒有犯下罪行而坐牢數(shù)年。
錄像是解決之道
要避免司法錯誤,最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法是將審訊過程拍攝下來。有幾個國家已經(jīng)采用了這個方法,法國從2001年起規(guī)定對不滿21歲的未成年人審訊必須進行拍攝。從2007年起對涉嫌刑事案的成年人審訊必須錄像。
斯特凡妮·博爾德爾是法國研究招供問題的寥寥無幾的心理學家之一,她指出:“問題是,通常只錄審訊的一部分,而且錄的不是嫌犯瀕于崩潰、哭泣并最終承認的一段,而是警察讓其在3分鐘內(nèi)重復交代的部分。如果訴訟時放了這段錄像,就會讓嫌犯陷于絕境!設(shè)想一下陪審團聽到他冷靜地說‘是的,我拿起一塊石頭,然后把他砸得頭破血流……’會作何感想?”比起其他人說嫌犯認罪,嫌犯親口供認無疑糟糕得多。
斯特凡妮·博爾德爾認為,解決的辦法是讓警察明白審訊技巧有可能歪曲事實,并且在假招供問題上進行培訓。而可能有朝一日面臨受審的公民也應當對此有所了解。因為,嫌犯一旦招供,陪審團通常會相信其有罪,造成帕特里克·迪爾身陷囹圄多年的就是這個原因。
如今,他獲得了自由,但世界上有多少無辜者還在為此而蒙難啊。
(選自《新發(fā)現(xiàn)》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