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的人,是可愛的,他時時把羞恥感放在心理反應的第一位。透過羞澀的臉,讓人們看到一顆純潔的心。
時光翻閱你羞澀的臉
多少年后別人的年華老去
多少年后你是否還會臉紅
你的純真是否還會如瓷器般光鮮
這是我大學畢業(yè)時寫給一位同學的留言。
這位同學,英俊,品學兼優(yōu),有很好的藝術氣質(zhì)。我常常琢磨他身上令人迷戀的某種東西。畢業(yè)時悟出了兩個字——害羞,他像女孩子一樣害羞。那時,全班同學都喜歡他,而我在滄桑之后至今仍能憶起那張羞澀的臉。
魯豫在博客里提到對梁朝偉的采訪,旁人眼里的巨星。生活中是個極害羞的人。對他采訪,在場的人不能太多。太多了,他會很緊張。他像鹿一樣睜著眼,向周圍張望。魯豫這樣描述他:“他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絲毫沒有巨星的架子,他的聲音很低,低得讓人聽起來有點吃力……”
害羞的人,是可愛的,他時時把羞恥感放在心理反應的第一位。透過羞澀的臉,讓人們看到一顆純潔的心。害羞的人,在別人感到輕松的環(huán)境里也能遭遇窘困。并非他不夠強大,原因是他比我們心里干凈。
應該害羞的人,往往厚顏。而不該害羞的人,往往赧然。
喬伊斯以氣勢如虹的《尤利西斯》橫空出世,當記者蜂擁而至采訪他的時候,這位大師竟然紅著臉,語無倫次。最后竟然躲到了身材高大的妻子背后……人們發(fā)現(xiàn),戴著圓圓的厚鏡片的這位文學巨匠,竟然天真如孩童。
英格蘭大詩人拜倫,出身貴族家庭,10歲就世襲勛爵,畢業(yè)于劍橋大學,提筆寫出了《唐璜》,上馬精通擊劍和打獵。就這樣一個人,最初留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應該是,風姿傲岸,睥睨一切。誰知,我大學的外國文學老師跟我們說,你們想不到,其實拜倫是個羞澀的人。
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次拜倫去拜訪朋友,談話間響起了門鈴,朋友的朋友來訪,而朋友的朋友對拜倫來說,是陌生人。令朋友沒有想到的是,拜倫漲紅了臉,窘得從窗戶跳了出去。
羞澀的人,把良善關在內(nèi)心,懂得在第一時間檢討自己,心懷歉意,把過錯鮮紅地擺在臉上,向眾人公開。讓人識其坦誠,給予寬宥。
有羞恥感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人。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并且承擔責任,韓國前總統(tǒng)盧武鉉是這樣做的。被調(diào)查之后,電視畫面上盧武鉉的表情不同以往,呈現(xiàn)給國民的是一張羞澀的臉。而現(xiàn)在,在電視畫面上,我看到了韓國國民為這個人的離去舉行的盛大葬禮,和一張張痛哭流淚的臉……
相形之下,又有多少有過錯和罪責的人,在巧為辯飾,面無表情,裝作若無其事。不知道臉紅的人,真的可悲可恥。
像風吹來兩片花瓣,就貼在臉頰,如此美好——羞澀的臉??v然是有過錯。過錯之后也有承擔。時光翻閱你羞澀的臉,容易害羞的人,其實行無愧怍,只是心中一直懷著呵護他人的善意;即便有錯,也要相信,在你的心里總會找到永不缺席的良知。
(選自《遼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