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剛開始出現(xiàn)民間古董市場的上世紀(jì)90年代,我和丈夫常去那些舊貨小鋪閑逛。有一日,在一家小鋪的泥地上見到了一尊佛像。它不起眼,滿是泥漿,一看就知道是那種造假的佛像。做好了,放在泥地里埋了埋,假冒出土的。小鋪子的主人有張造假者雄辯的臉,小鋪子彌漫著謊言的氣息,伺機而為,如小獸。
但是,泥地上的佛像還是吸引了我們。它有一種靈秀剔透、絕頂聰明的神情,即使是贗品,都沒能磨滅這令人愉快的神情。它像一朵淤泥中白色的蓮花。
我們喜愛它,卻從未在中國的廟宇里見到過這張臉。
我們買下它來,一路上輪流抱著回家。我們都喜歡它,遇到什么事,喜歡在它面前燃一炷香,與它相對而坐。它臉上的聰明,如剪刀一樣將我們心中的非分之想輕輕剔去,留下淡淡的歡喜。我的孩子有時將自己心里想的說出了聲,她唱歌一樣說——菩薩呀菩薩,我多想這次考得好點呀,我物理老師對我太好了,我不想讓她難過。在它面前,我們都是懂道理的人。
它陪我們?nèi)?0年,它知道10年中我們每個人的喜怒哀樂。有時我用清水洗它,水流之下,它的臉突然出現(xiàn)極為歡喜的神情,好像要抬起眼簾來看我一下。那神態(tài)真是可愛。
10年后,我去了曼谷的大皇宮。隨著人流,我來到一尊金佛面前。人們排著隊,用一片小小的金箔給金佛貼金,以示愛意。我手中也有一塊小小的金箔,當(dāng)我來到佛像面前,才發(fā)現(xiàn),這張臉,就是我家佛像的臉——原來它是從泰國來的啊,它原來在熱帶如此受人愛戴。
我將自己的金箔貼在那長長的眼簾下,那是我最愛的地方,它眼光駐留之處。
想起當(dāng)年在小鋪子里,打電話給我的青銅器專家朋友,咨詢這佛像來歷的舊事。他當(dāng)時也不知道它的來歷,但他說,你要是心中喜歡,就一定不會錯。
果然沒有錯。
但這個朋友,已在不久前去世了。
緣分原來是這樣一波三折地連接起來。在金佛身邊,圍繞著無數(shù)當(dāng)年在我想象中的白蓮花。
原來,它是佛祖年輕時代的造像,難怪它的神情有如此令人贊嘆的清秀與凜然。
(選自《旅行者》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