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背后是害怕,害怕背后是渴望,Angela的憤怒背后是害怕那個男的會打她。在這個害怕背后,是渴望她生命里有一個男人能支持她,保護她,那她就不用害怕了。
情緒失控對罵
那是周日的下午,巴士上人不多,Angela坐下不久,上來一個抱著女兒、帶著嬰兒車的菲籍女子,她隨手把嬰兒車放在預(yù)留給輪椅人士的地方,車長請她把嬰兒車收好,不然車子行駛時,嬰兒車可能會撞倒其他乘客。
那個菲籍女子拒絕,說她坐了這路線的巴士不知多少次,從來不用把嬰兒車收起來的,但車長說,若她不收嬰兒車,根據(jù)巴士公司的守則,他是不可開車的。所有乘客都開始對那女子表達不滿,說她不該因此耽誤其他乘客。
她就坐在Angela后面,Angela也很不滿,回頭跟她說,你不應(yīng)該這么自私。那個女的瞪了她一眼,不理她。同時她懷中的小女兒不斷地蹬腳,那鞋子掉到地上。
那女子就很大聲地“控訴”Angela“打”她女兒的腳,把她女兒的鞋子都打掉了。Angela說那鞋子是自己掉下的,跟她無關(guān),但那女子還是繼續(xù)“控訴”,Angela不理她。
巴士過海了,突然上來一個菲籍男子,是那個菲籍女子的丈夫。女子指著Angela,用菲語說了些話,大概應(yīng)是說Angela打她的女兒,要她的丈夫找Angela“算賬”吧!
那個男的兇巴巴走到Angela面前,握緊拳頭,對著她問:“是不是你打我女兒?”Angela很訝異,為自己辯護說:“我沒有啊,你女兒的鞋子是自己掉下的?!迸訁s大聲在旁說:“才不是!她打我們的女兒!”
剛好那個巴士站就在警署旁,那個男的說要報警告Angela打他女兒,Angela說:“好呀!我也要告你以暴力恐嚇我!”
警員來勸解,本來事情應(yīng)該可以解決,但怪事發(fā)生了,向來表現(xiàn)很淡定的Angela,竟在警員面前與那個女子叫罵起來。
最后警員把她們分開,向Angela保證會保護她安全坐上計程車離去,不會讓那個男子有機會襲擊她。事情才結(jié)束。
失言只因害怕
Angela感到抓狂的是,她以為自己什么事情都能“優(yōu)雅”地處理好。她從來沒有在人前失言,就是發(fā)現(xiàn)丈夫有新歡,要求離婚,她也沒有跟老公吵或大聲說過一句話。這次不止是失言,是失態(tài)了,她被自己突如其來的憤怒嚇倒。她說:“我怎么啦?怎么會跟那個女的叫罵這么失儀?”
我問她:“你當(dāng)時有什么感覺?”她開始流淚,說:“這么多年來,我自己一個人打天下,自己照顧兒女,買樓賣樓,兒子進醫(yī)院,自己做手術(shù),帶女兒到外國選大學(xué),幫她settle down,家里裝修,什么大小事情,懂與不懂,都是自己一個人做,只有菲傭幫忙。我很累,看到人家有丈夫,可以有商有量、互相照顧、互相支持,而我沒有。這個菲律賓女人有什么?她只是有一個沒有主見,蠻牛一樣的丈夫而已,但因為這個丈夫,我就要怕了她,我感覺不公平,為什么?我氣她的氣焰,因為有一個可以為她撐腰的老公,而我沒有!”又激動起來。
憤怒背后是害怕,害怕背后是渴望,Angela的憤怒背后是害怕那個男的會打她。在這個害怕背后,是渴望她生命里有一個男人能支持她,保護她,那她就不用害怕了。
很多事業(yè)型的獨身女性(包括從未結(jié)婚,或者曾離婚的),有時會很兇。有些喜歡罵人、脾氣大、難相處,但根據(jù)我的觀察,很多這類女性,其實都像Angela一樣,她們的憤怒、強悍。很多時候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她們心里,其實都渴望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