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姐姐,你好。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很希望在這一年好好使把勁,明年上一所理想的初中。但是,新學期一開始,我心里就沒底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上學期學的很多東西都忘記了。爸爸媽媽也老說我,像狗熊掰玉米,邊掰邊丟,最后就剩一點點了。所以,姐姐,請你告訴我,怎樣才能既學得輕松,又能牢牢記住呢?
小狗熊
你好。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一起想想——狗熊怎樣才能“不邊掰邊丟”呢?要知道,兩只手能拿的東西總是有限的,如果能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口袋、小車等,邊掰邊放進去,不就可以大豐收了嗎?在學習上,其實也是這樣。我們對知識的記憶時間總是有限的,一段時間不用或不看,肯定會忘記的。但是,如果我們能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將知識“打包”,就可能既好記又記得久呢——
1. 條目法
就是定期將學過的重點、難點內容分別列出,并用“關鍵詞”概括,或者用典型例題替代。比如,在看書或者做習題時,你可以將提示性的或者解釋性的詞語標注在有關內容的旁邊或者下面,以便以后復習時可以快速查閱。想想如果以后復習時,不用再到處亂翻,是不是很節(jié)省時間呢?“條目法”是一種提綱挈領、明晰思路與框架的方法,對于以后的學習,不但可以節(jié)約時間,而且不會讓自己陷入“不知所措”、“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慌亂境地。這個方法很適合數(shù)學知識的整理歸納,比如:你可以將數(shù)學中的一些關鍵概念列出,以便后期“回憶復習”。
例如,本章有三個核心概念或要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錯題法
就是將自己容易做錯的、經常做錯的一些“題目”收集起來,積累一個糾錯本,將對自己的鞏固復習起到極大的提示作用。下面是一個高考狀元哥哥的“糾錯本”心得——
我從小學就開始有一本糾錯本,將容易犯的錯誤都記錄下來,每半個學期整理一遍,然后把已經很熟悉的、改正過來的錯題刪除,接著再增加新的錯題。我自己很喜歡這種方法,到高考前的最后一個月,我的復習工作基本上是翻看這里面的“舊賬”,這叫溫故知新吧,好處是可以知道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易犯錯誤之處。
要知道,容易弄錯、搞混的地方,往往是老師考試的重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