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洋
60年彈指一揮間,滄海變桑田。
60年前,爺爺奉父母之命,用大紅花轎將素不相識的奶奶迎進了家門。成親第二天,奶奶就接過了飯勺,一干就是幾十年。她陪著爺爺受過批斗也挨過餓,被皮鞭抽打也不肯與他劃清界線。奶奶說:“孩子都生4個了,身上有我的血也有他的,怎么劃得清啊。”
平反后,爺爺給奶奶買了一臺收音機。奶奶很開心,干活的時候總要開著“神奇匣子”,還把聽到的故事背下來,晚上講給爺爺聽。奶奶去世后,爺爺常常獨自坐在小屋里聽收音機,一聽就是大半天。晚上,他必須把收音機放在被窩里,才能睡得踏實。直到他去世,也沒人把收音機從他身邊拿開。我們都知道,爺爺是在想奶奶。
30年前,爸爸用自行車載著媽媽過了門。那天,媽媽燙著一頭時髦的短發(fā),穿著的確良襯衫,爸爸穿著一身筆挺的軍裝,兩個人都笑得很羞澀。雖然是經(jīng)人介紹,但他們的感情卻比自由戀愛還要濃。在部隊的時候,爸爸經(jīng)常在晚上打著手電筒給媽媽寫情書,而在大集體上班的媽媽,總會偷空給爸爸織毛衣。爸爸最大的遺憾是結(jié)婚時沒能送給媽媽一塊“上?!迸剖直?。當時,手表、自行車和縫紉機是結(jié)婚的“三大件兒”,沒有手表會被人笑話的。但是媽媽很看得開:“如果為塊手表就不要你,那我才是傻瓜呢!”
婚后第五年,爸爸退伍轉(zhuǎn)業(yè)。自此之后的每一年結(jié)婚紀念日,爸爸都會送給媽媽一塊表。媽媽最大的樂趣就是閑暇時打開抽屜,拿著絨布一塊一塊地擦爸爸送給她的手表,有石英的、機械的、電子的,甚至還有塑料的玩具表。當然更少不了“上?!迸频摹寢屨f,她每次擦表的時候,都能感受到爸爸的心意:她沒變,他也沒變。
5年前,老公用轎車把一身婚紗的我接進了北京的新房。結(jié)婚的時候,我們都剛工作不久。雙方父母資助我們買了一套48平方米的房子,但是戒指,老公堅持用自己賺的錢給我買。他省吃儉用了一年,終于買了一個藍寶石鑲碎鉆的戒指。他說將來給我換一個大的、真正的鉆戒。其實在我心里,他堅持每天接我下班、看我寫的每篇博客、變著花樣兒地為我做菜、幫我一起養(yǎng)兔子……這些都遠比鉆石更為珍貴。當結(jié)婚典禮上說那句“我愿意”時,我和老公都激動得哭了。愿意,愿意,我們真的愿意一生不離不棄,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富?;蜇毟F,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都毫無保留地愛對方,永遠忠誠。
60年,三代人,收音機、手表、戒指?;蛟S時代變了,表達的方式變了,可是我們心中一直激蕩的情意卻從不曾改變,并且歷久彌新。
—請參閱本期P7《60年影像記錄:那些和愛有關(guān)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