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江
時間匆匆走過了60年,當年參加開國大典的人群里,即便是最年幼的兒童,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過了花甲之年。盡管歲月變遷,但開國大典都注定會成為他們一生中最珍重的一段經(jīng)歷。
石開基,以東北軍政大學學員的身份參加了開國大典,當年20歲。今年80歲的石開基,1990年從湖南省桃江縣電影放映公司退休。
作為一個鄉(xiāng)村電影放映員,他背負著幾十公斤的電影放映設備,在農村放了50多年電影。他放的最多的電影,還是開國大典的那一幕。當時的情景,就像電影一樣,60年來一遍遍在他的腦海里回放。
1950年,石開基參加了全國第一期電影放映員訓練班,開始了自己的電影放映員生涯。他放的第一部影片就是東北(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橋》,也是我們國產(chǎn)的第一部影片,描寫一個工人支援南下大軍的故事。
1954年,石開基轉業(yè)到湖南省桃江縣,當上了一名農村電影放映員。當時,全縣大約有800個以上生產(chǎn)隊,輪流放映。他跟兩個放映員一起,沿資水兩岸農村,一直走下去,為農民們放電影。
由于桃江縣地處丘陵地帶,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子,有時要翻過幾重山。每一天,石開基都要背負著幾十公斤重的放映設備,行走于深山里的各個村子間。幾十年來,石開基就是這樣翻山越嶺把電影送到了桃江縣800多個生產(chǎn)隊,讓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農民們也看到了電影。石開基記得最好笑的一件事就是,有位老漢看完電影以后,跑到銀幕后面去找毛主席了……
當了這么多年的農村電影放映員,讓石開基最難忘、最感動的是農民把他們當親人一樣看待。有一次,他到一個叫老山的生產(chǎn)隊放映電影。第二天,天還沒有亮,隊里50歲的支部書記就拿著一把開山斧進山了。原來,他趕早給石開基他們做了一副轎杠子,讓他們抬起來既安全,又輕松一點,令石開基非常感動。一想起來,這是農民朋友送給自己的轎杠子,自己就更有義務把藝術抬到農村去。后來,那個轎杠子陪伴了他很多年。
電影放映隊每到一處,就好像過年一樣,家家戶戶都把自己的親戚接過來看電影,每家都住得滿當當?shù)?但他們還是會把最好的床留給石開基和他的隊員們。三年困難時期,農民過年都難得吃到肉,但電影放映隊去了,他們就會拿臘肉招待。
石開基退休后,這個放了半個多世紀電影的老放映員,仍然非常熱愛這份工作。現(xiàn)在,他還經(jīng)常到自己工作過的電影公司門前走走。他說:“從我年輕的時候,參加電影放映工作開始,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年輕的快樂的事業(yè),身上的每一根神經(jīng)都是愉快的,我直到現(xiàn)在,仍舊以我是一個基層放映員為榮,我很為這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