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沛
摘要《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導演呂克·貝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影片在1994年公映后迅速風靡全球,主人公里昂也贏得了無數(shù)觀眾的喜愛。這部影片的成功不僅在于導演高超嫻熟的鏡頭駕馭能力。劇本的精彩設計同樣功不可沒,本文擬從題材選擇、主題設計、結構設計、人物塑造幾個方面對這部影片的劇本設計、劇作特色做淺要分析。
關鍵詞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劇作特色
一、題材選擇
這是一部表現(xiàn)職業(yè)殺手的影片,與泛濫的警匪片相比,以“殺手”這種邊緣人群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的影片似乎更能激發(fā)觀眾的觀影熱情,觀眾試圖通過影片來窺視殺手的生存狀態(tài)、探究殺手的內心世界以滿足自身對此神秘人群的強烈好奇心。
與同樣表現(xiàn)職業(yè)殺手的影片相比,這部影片顯得風格獨特、別具一格:影片中雖然也有不少激烈的槍戰(zhàn)場面,但對殺手里昂的槍殺場面則都做了相應的藝術處理:片中通常只看得見對手一個個中彈倒下,里昂卻時隱時現(xiàn)、轉瞬即逝,影片似乎在盡量避免里昂直接槍殺對手的鏡頭出現(xiàn);這樣的處理使本應血腥、暴力的場景變得抽象、柔和。同時影片還細膩刻畫了殺手里昂和一個小女孩之間的微妙感情,使影片充溢著浪漫柔情。而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全的小女孩之間的這段不同尋常又略顯窘迫的愛情也無疑給影片帶來了新意、增加了看點。
二、主題設計
影片仍然沿襲了警匪片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主題。只不過在這部影片中維持正義、鏟除邪惡勢力的使命是由一個殺手來承擔,他身手矯健、百發(fā)百中、以一敵十。而片中的一群緝毒警察卻濫用職權、目無法紀,打著正義的旗號為非作歹,他們的頭兒史丹,則完全是一個歇斯底里、喪心病狂、窮兇極惡的瘋子。雖然整部影片仍是警匪片中貓鼠對立的傳統(tǒng)模式,但卻完全顛覆了警匪片原先的價值定義。
三、人物塑造
主人公里昂是一個身手矯健、技法高超的職業(yè)殺手,他受雇于老板東尼,并按照他的指示進行相應的“清潔工作”;按理說這樣的一個人物是完全有悖于觀眾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而不會受到觀眾喜愛的,然而里昂卻輕松俘獲了無數(shù)影迷的芳心,他的死更是賺取了無數(shù)眼淚,這是為什么呢?本人認為關鍵之處就在于影片人物設計上的巧妙。
首先,影片在里昂的形象、舉止的設計上體現(xiàn)出強烈的反差性。里昂通常頭戴一頂可愛的黑色瓜皮帽;臉上戴一副透出幾分幽默色彩的黑色圓框墨鏡;身穿白色線衣外加一件寬大老舊的黑色棉風衣;腿上的黑色西褲顯然太短,讓腳上的白色襪子露出了一大截,也讓腳上那雙黑色的老式皮鞋顯得更為笨重;手上拎的則是一個猶如醫(yī)用箱般的長方形褐色皮箱。這通身的打扮再加上一步一頓的走路姿勢,哪里像一個在槍戰(zhàn)場上身手敏捷、百發(fā)百中的職業(yè)殺手,而完全是一個憨厚笨拙、淳樸善良的老實人形象。而里昂平日生活里的行為舉止又進一步加深了觀眾的這個印象:他將牛奶當酒喝;他會自己熨燙衣服;他喜歡看三四十年代的歌舞片并會被其中的情節(jié)逗得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他會扮成小豬逗瑪?shù)贍栠_開心;他十分珍愛一盆綠色植物,像對待自己的孩子般寵愛它,每天精心地呵護它——搬它出去曬太陽、認真地給它澆水、細致地擦拭它的每一片葉子,無論搬去哪里都不會丟下它,在最后的危難時刻更是奮力保護它并將它托付給了自己最愛的人——瑪?shù)贍栠_。一個在槍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的職業(yè)殺手在平日生活里卻如此憨厚、善良、單純、可愛,還帶著些許孩子氣,影片將這種職場上與私下生活中形象舉止上的極端反差性賦予里昂,從而使里昂這個人物形象既鮮明生動而又充滿魅力。
其次,影片將里昂的殺手工作做了充分的“合法化”處理。他最初殺人是由于心愛的女人被殺害,而兇手卻依然逍遙法外,于是他拿起槍代替法律做出了正義的判決。他進入殺手行當并不是為了錢和利,也不是由于嗜血成性、狂躁暴力,而分明是為了和邪惡勢力做斗爭:他鏟除販毒分子,他勇敢地和一伙窮兇極惡、為非作歹的緝毒警察做斗爭。他一旦完成任務絕不戀戰(zhàn),“不殺女人和孩子”是他的工作準則,他對一盆綠色植物無比精心地呵護,足以顯示他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通過劇情的精心安排,觀眾不會認為里昂是一個冷血殺手而對他進行道德譴責,反而會將他當做一個技法高超、行俠仗義的現(xiàn)代羅賓漢來加以崇拜和喜愛。
再次,影片成功塑造了里昂的“完美情人”形象。雖然里昂直到最后一刻才向瑪?shù)贍栠_表露心聲,然而在影片中,他對她的關愛、寬容和保護已經向觀眾充分展示出他作為情人是何等地浪漫、溫存,幾乎趨于完美。他可以在瑪?shù)贍栠_不開心時,扮小豬逗她開心;他在完成任務受傷后,仍然想到要給家中的瑪?shù)贍栠_帶份禮物;他有寬闊的肩膀、精湛的槍法,可以一次次將瑪?shù)贍栠_從危難中救出,然后用他溫暖的懷抱和臂彎安撫她;他比瑪?shù)贍栠_年長很多,在某些問題上他可以給她教育和指導,然而更多的時候他卻是按照瑪?shù)贍栠_的意愿來采取行動,從一開始收留她到教她槍法、帶她執(zhí)行任務,直到最后為她報仇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里昂對她的感情一步步加深的同時也一步步失去了自我,他傾注自己的全部去保護她、幫助她、寵愛她。如此多情、浪漫的羅賓漢怎能不深深打動觀眾的心!
因此瑪?shù)贍栠_難免會背負上一些譴責,因為是她闖入了殺手的平衡世界,融化了他心中的堅固城堡,并加速了他的毀滅。但是她也給里昂帶來了無窮的溫情和歡樂,讓里昂體會到生活真正的意義所在:是在殺手的冰冷世界中慢慢老死,還是在盡情地享受了生活中的情和樂后轟然而逝,里昂顯然選擇了后者。
瑪?shù)贍栠_這個問題家庭中走出的問題少女,具有超出她年齡的成熟、冷峻和狡黠,然而卻仍未泯滅內心深處的善良、純真與美好。她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又總受到姐姐的欺負,只有惟一的小弟弟能讓她感受到家人的溫暖,這樣的家庭結構設計為影片以后的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了伏筆:當她深愛的小弟弟被殺害后,自然在她心中點起了熾熱而狂烈的復仇之火,從而推動后續(xù)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于瑪?shù)贍栠_從長輩(爸爸、媽媽、姐姐)那兒沒能得到任何溫暖,所以當一個成年男子如此關愛她時,就極易激發(fā)起她懵懂的感情,其實她還并不真正懂得愛情是什么——影片中她對里昂說:“里昂,我想我是愛上你了”,“(因為)我能感覺”,“(我的)胃部暖暖的,以前我老是胃疼,現(xiàn)在沒有了?!薄龑锇旱膼蹜僦卸嗌賷A雜著對父輩的依戀。
以史丹為首的一伙緝毒警察,無論從外形穿著還是言行舉止來看都更像是一群暴徒。這些扮演者長得兇神惡煞,穿得稀奇古怪,尤其是史丹說話歇斯底里、動作夸張怪異,他們干的也盡是些喪盡天良的勾當:身為緝毒警察私下里卻做著買賣毒品的交易,為了一小包毒品他們就可以大開殺戒、濫殺無辜,甚至連四歲的孩子都不放過。其實,電影將這伙人塑造得越殘暴、越喪心病狂就使得瑪?shù)贍栠_的復仇越合理、越正義,同時也就越能反襯里昂的俠義形象。
四、結構設計
影片運用大情節(jié)模式來結構全片。所謂“大情節(jié)”是
由好萊塢著名劇作家羅伯特·麥基所提出的,它是指“圍繞一個主人公而建構的故事,這個主人公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經過一段連續(xù)的時間,在一個連貫而具有因果關系的虛構現(xiàn)實中,與主要來自外界的對抗力量進行抗爭,直到以一個絕對而不可逆轉的變化而結束的閉合式結局。”
影片男主角萊昂雖然工作危險、生活寂寞,但他一直堅忍、知足地活著,并沒有其他過多的欲求。而女主角瑪?shù)贍栠_全家人慘遭殺害而只有她僥幸躲過,這在她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復仇”從此成為她生命的終極意義?,?shù)贍栠_闖入了里昂的生活,打破了里昂原先平衡自足的生存狀態(tài),使里昂慢慢地將替她報仇也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從此,兩個主人公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為著一個目標而努力。
影片從頭至尾都是在“一段連續(xù)的時間”中來建構故事的:從一開始里昂在樓梯里遇見瑪?shù)贍栠_;到后來瑪?shù)贍栠_的家人慘遭史丹一伙警察殺害,到里昂在危急時刻救助了瑪?shù)贍栠_;再到后來里昂收留瑪?shù)贍栠_,從此兩人相依為命、謀劃報仇;直到最后里昂從聯(lián)邦警察署史丹一伙手中救出瑪?shù)贍栠_繼而遭到史丹的瘋狂報復,在史丹調派的數(shù)百名警察的重重包圍下,里昂奮力救護瑪?shù)贍栠_,使她擁有了新生的機會,而他卻倒在血泊中和史丹同歸于盡!可見,影片并沒有打破時間原本的流動順序去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安插和改造,而一直是按照現(xiàn)實時間的流程將整個故事娓娓道來,這樣的安排顯然更符合觀眾的認知心理,更有利于觀眾的接受和理解。
同時,因果關系的連接始終驅動著整個故事發(fā)展,“有動機的動作導致結果,這些結果又變成其他結果的原因”,從而將整個故事導向了高潮:藍道先生由于貪贓了史丹這伙警察的一小部分毒品,導致全家人都被史丹一伙殘忍殺害,而惟有小女兒瑪?shù)贍栠_僥幸躲過;瑪?shù)贍栠_在危難時刻叩開了里昂的家門,也闖入了里昂的生活,從此里昂的命運和她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這般慘痛的遭遇使瑪?shù)贍栠_心中升騰起復仇的烈火;為了復仇她孤身闖入聯(lián)邦警察署來找史丹,但卻遭到史丹及其同伙的脅迫;里昂為了救她,硬闖聯(lián)邦警察署,槍殺了兩名史丹同伙后,終于將她救出;這一舉動激怒了暴虐的史丹,他調派上百名警察對他倆進行瘋狂圍剿——至此達到了故事的最高潮,并最終走向結局。這種敘事模式創(chuàng)造出一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扣人心弦的緊張節(jié)奏,讓觀眾全身心地沉浸在電影所創(chuàng)造的情景氛圍中,跟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或悲或喜、或怒或憂。因此這種敘事模式往往是商業(yè)電影的第一選擇,影片情節(jié)發(fā)展如多米諾骨牌般一傾而下直達高潮,節(jié)奏緊張急促、扣人心弦。然而《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影片除了讓觀眾感到緊張激烈以外,還充滿著溫情與浪漫,而這主要得益于影片節(jié)奏的張弛有致??偟膩碚f,影片的前部和后部的情節(jié)都是層層推進、緊張急湊的,而中間部分——也就是從里昂救助并收留瑪?shù)贍栠_開始,到瑪?shù)贍栠_為了復仇只身闖入警察署為止——的節(jié)奏卻相對緩和得多。情節(jié)不再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緊張推進,而是穿插表現(xiàn)了多個“不能導致進一步結果的事件”,如里昂帶著瑪?shù)贍栠_多次參加實戰(zhàn)演習,都并未導致任何與被殺者有關的結果。如此地處理讓幾個片斷間的聯(lián)系不再緊密而相對獨立,從而放緩了影片節(jié)奏。同時,影片還運用了多個情緒段落來對兩人在一起時的美好與快樂進行渲染,如一起玩游戲、相互潑水嬉戲、瑪?shù)贍栠_枕著里昂的手臂入睡等,這些抒情段落的運用使影片節(jié)奏趨于緩和,也給影片增添了無限的浪漫與溫情。
影片雖然也有對兩位主人公內心矛盾的刻畫,然而絕大部分篇幅都還是在展示他們與外部世界之間激烈的矛盾沖突,最后則“以一個絕對而不可逆轉的變化而結束”——里昂和史丹同歸于盡,瑪?shù)贍栠_則幸運逃脫并回歸到學校生活中去。影片最后給出了一個閉合式的結局——片中設置的所有懸念都已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都有了答案,觀眾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