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娥
摘要:探索羽毛球技能形成規(guī)律,能為合理制定羽毛球計劃,提高羽毛球動作質量提供重要依據,筆者在多年的羽毛球教學工作中,,曾對羽毛球技能形成規(guī)律進行過認真細致地考察研究,現將粗淺體會整理出來,供大家在訓練或是在教學時參考
關鍵詞:技能 運動規(guī)律 運動生理 運動心理
一、羽毛球技能形成過程
(一)畏球階段
初學者在開始練習時一般會出現神經興奮性不穩(wěn)定,動作僵硬不協(xié)調。比如手被蹭破或是起泡等,從生理學角度來分析,當一些新異刺激通過傳入系統(tǒng)傳入大腦,引起有關中樞的神經元興奮和抑制不穩(wěn)定,神經產生消極防御反射,從而導致注意范圍狹窄,知覺準確性低,精神上緊張忙亂,心理上消極對抗,,即使經過動作基礎訓練,初步掌握了動作要領,對動作也還心存疑惑,這段時期,學生練球技能可能會慢慢提高,但仍處于低級水平。從技能學習的生理心理角度講,此階段可以歸結為泛化相“畏球心理型”。
(二)喜球階段
經過進一步訓練,隨著學生對球性的熟悉,動作的熟練,大腦皮質的心奮與抑制在時間.空間上日趨完善和成熟,動作概念開始建立,錯誤動作部分得到糾正,此時此刻學生心理上產生一系列連續(xù)性變化,畏球心理自然消除,表現在各種緊張程度減少,動作不再僵硬,征服心理同時出現,表現出積極勇敢地嘗試動作,放心大膽去體會要領,成就心理偶有所得,表現為經過重復訓練,不斷改進錯誤之后,偶然間找到動作的靈感,而出現的喜悅與激動,喜球心理開始呈現,學生學習興趣變濃,訓練自覺性增強,動作技術提高快,練習成績進步大。此階段,學生動作技能的掌握總體上呈現出先慢后快的趨勢,可以概括為泛化相“喜球心理型。”
(三)厭球階段
學生出現喜球心理之后,再反復練習,大腦皮質的心奮和抑制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集中和精確,自主神經活動與軀體運動性神經活動的協(xié)調配合成為運動技能的組成部分,這一階段,通常人為運動技能可以繼續(xù)得到鞏固和提高。但是,由于剛剛開始的肌肉,韌帶由于肌酸產生疲勞和疼痛,部分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滯后與技能掌握的進度或自滿自足心理的存在等主客觀因素,導致進一步練習中出現技術水平停滯甚至回落的現象,隨之而來的是訓練出現障礙。學生情緒低落、興趣不高、熱情驟減,產生厭倦心理,行為產生負效應.這些障礙反過來又影響學生動作技能的進一步提高,此階段可以歸結為鞏固相“厭球心理型”
(四)戀球階段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練習者的主觀作用,苦練加巧練,合理解決好學生“厭球心理”后,動作技能便不在出現徘徊或倒退,而是產生又一次新的飛躍.球性日臻熟悉,動作趨于流暢,學生心理不再厭球,而是表現出對羽毛球的愛好和依戀。這種現象,從生理分析,是學生神經低意識控制,動作能量節(jié)省化,技能自動化的結束;從心理上分析,是興趣濃烈、情緒回升高漲,渴望成就與個性表現的結果。這一時段是學生技能學習中的高級階段,可以稱為自動化相“戀球心理型”。
二、動作技能形成規(guī)律分析
在畏球階段練習成績平平,隨著學生畏球心理的逐步消除和泛化相的出現,練習成績隨時間推移呈曲線小幅度上升趨勢.隨即學生要經過較長時間受成就心理刺激的喜球過程,因此,這一階段練習成績是先略顯波折后圓滑上升,逐步達到相對的高點。此時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出現了練習中的休克,厭球階段出現,練習成績小副回落。學生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或者強化后,便能克服主觀上的障礙。此階段的練習成績會在厭球基礎上有一些幅度的上升,甚至于達到在訓練期間的相對的高點。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一個動作的學習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曲折反復的過程的,羽毛球動作技能學習的總時間隨階段時間增加而增加,隨階段時間的縮短而縮短,但他們沒有線性關系,也沒有長短的可比性,所以,厭球階段的縮短具有主觀性和可操作性的,在喜球階段,動作技能變化幅度最大,能抓好此階段的技能學習是尤為重要。
三、多年羽毛球教學的主要體會
(一)羽毛球教學與訓練必須遵守原則
夯實基礎____畏球階段技能學習____熟悉球性.模仿規(guī)范動作,抓住關鍵____喜球階段技能練習____精講多練,糾正錯誤動作,突破難點____-厭球階段技能練習____-增強體能,注意細節(jié)動作,把握重點____戀球階段技能練習____把握節(jié)奏強化基本動作。
(二)提高動作質量應該堅持
1.搞好四個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技能訓練與體能訓練相結合,技術指導與心理疏導相結合,精神激勵與目標管理相結合;
2.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