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丹
問題聚焦一:設計問題偏離話題
一般而言,每個語篇都體現一個話題,這個話題往往是語篇內容的核心所在,體現了語篇的主要內容。因此,設計的問題要圍繞話題,如果問題偏離了話題,那么學生的思維就會隨著偏離的問題而偏離。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圍繞語篇的主題展開,引領學生進入語篇并感知語篇。如在語篇教學中通過Free talk環(huán)節(jié)成功導入語篇的教師就特別注重緊扣話題設計問題,他們對學生啟發(fā)引導,鼓勵他們大膽運用舊知練說。如課題為《Paul finds a wallet》的語篇講述的是“Paul在上學路上撿到一個皮夾主動還給老婦人”的故事,有位教師在Free talk環(huán)節(jié)中就緊扣話題設計系列問題如下: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What can you see on theway to your school? Do you find anything in the street?What question will you ask yourself when you find awallet in the street?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find awallet in the street? What will you do if a man says to youthat the wallet is his?
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逐步走進語篇,讓學生開動腦筋,大膽回答,從“如何上學一上學所見一見到錢包的反應”這一系列問答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走進語篇,幫助學生逐步理清語篇的思路,從而在整體上理解語篇??梢?,緊扣話題設計問題,是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語篇并初步感知語篇的有效途徑之一。
問題聚焦二:設計問題粗枝大葉
小學英語語篇在內容上看似比較簡單,在思想情感上也比較淺顯,但是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語篇、掌握其中的語言知識點卻有些困難。其中原因之一是教師籠統(tǒng)粗略的問題使學生難以抓住關鍵詞句,對語篇的理解產生了困難。因此設計的問題要關注一些比較細小的字、詞、句,從細微人手,起到由幾個問題啟動學習全文、理清語篇的效果。
如話題為《Seasons》的語篇,主要描述的是四個季節(jié)中有哪些節(jié)日、可以穿什么衣服、可以去哪些地方、可以吃些什么食物,有位教師圍繞如下幾個問題展開主題教學: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ich festival is inspring? What clothes do we wear? Where do we go in…?What do you eat in…?
以上這些問題,一方面圍繞教學主題,另一方面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句型。教師設計的這些問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學生能夠按照這些問題完整地說出4個季節(jié)的有關內容,而且說得一次比一次詳細具體。可見,從關鍵的句子或者詞匯人手設計問題,抓住語篇中的細節(jié),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語篇內容,內化語篇要點,在問答中切實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問題聚焦三:設計問題瑣碎無序
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很多教師喜歡對詞匯、句型、語法等進行一一剖析、個個開花、句句翻譯,這就忽略了語篇的整體感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提問瑣碎,缺乏層次,學生抓不住語篇主要內容的現象。幫助學生正確全面地理解語篇,需要設計整體有序的系列化問題。隨著這些整體有序的問題的展開,語篇的整體內容就逐步展現在學生面前。
如《牛津小學英語5B》Urdtl“A new term”A板塊講的是開學第一天Miss Li在問同學有關日期、課程等一些具體情況。根據這一語篇的內容,有位教師設計了如下5個主要問題: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the morning? What subjects do you have this term? Whatsubject do you like? How many English lessons do youhave in a week?
首先,這5個問題圍繞語篇層層展開。它們的答案正是全文內容的完整體現;其次,這5個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把握語篇脈絡。設計這樣的問題能保證學生收集到最重要完整的語篇信息。體現了問題設計的層次性和整體性,同時理清了學生的思路,對他們語篇的閱讀十分有幫助。注重問題的整體性和層次性是學生深入理解語篇內容的鑰匙,不僅可以取代教師的分析,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抓住語篇脈絡,起到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