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慧
摘要商標淡化是指沖淡馳名商標的顯著性,削弱馳名商標與其所表彰的商品或服務之間的特定聯(lián)系,降低商標所承載的信譽的一種新興商標侵權行為。作為侵害馳名商標的重要形式,淡化行為的出現(xiàn)使馳名商標的反淡化保護變得尤為迫切和必要。本文從分析淡化行為的理論和實踐出發(fā),針對我國的立法現(xiàn)狀提出了目前急待加強的商標保護的若干對策和構想。
關鍵詞馳名商標 淡化 反淡化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154-01
馳名商標是指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為相關公眾熟知,并經(jīng)一定程序認定的商標。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馳名商標的重要性已日益為人們所認識。它除了具有商標表示商品的傳統(tǒng)功能以外,還代表了企業(yè)的商譽和商品的質量。因此,也更容易受到侵犯,盡快完善馳名商標反淡化保護的理論體系和法律制度就更具有緊迫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淡化的概念及特征
淡化的英文原意是稀釋。所謂“馳名商標淡化”是指侵權人將與馳名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注冊或使用于同馳名商標使用商品或服務不相同又不相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導致消費者對商品來源及其在其他方面與生產(chǎn)者的關系產(chǎn)生誤認或混淆,進而使該馳名商標的特殊吸引力與識別作用發(fā)生弱化的行為。與傳統(tǒng)的商標侵權相比,淡化具有特殊性:
第一,潛伏性:淡化是間接地、逐漸地削弱原商標的識別性,這種損害不易被發(fā)現(xiàn),具有潛伏性。
第二,長期性:淡化的潛伏性決定了淡化損害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體現(xiàn)出來,要發(fā)現(xiàn)侵權也需要一個過程。
第三,救濟的不確定性:對于淡化侵權,因商標法允許在不同種類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標,而一些引用民法、競爭法有關原則予以保護的措施多是發(fā)布禁令,依據(jù)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影響到救濟的獲得。
二、淡化的表現(xiàn)形式
馳名商標淡化與普通商標侵權形式不同,其產(chǎn)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漸進性,不是“立竿見影”的。馳名商標一旦被淡化,就很難補救。這與馳名商標淡化的特有形式相關。馳名商標淡化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
弱化,是指無權使用人將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用在與馳名商標不同類的商品或服務上,從而削弱了該馳名商標與它原來所標志的商品或服務之間的聯(lián)系,削弱了該商標的顯著性。
丑化,是指無權使用人將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用在對該馳名商標的良好信譽會產(chǎn)生貶低、污損或負效應的商品或服務上的行為。
退化,又稱之為曲解,是將馳名商標作為商品的通用名稱,從而使馳名商標徹底喪失顯著性的行為。
三、我國關于馳名商標反淡化保護的現(xiàn)狀
反淡化保護是一種國際趨勢。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反淡化立法已經(jīng)相當完善,而我國的反淡化保護卻相對薄弱,僅在個別法律條文和行政規(guī)章中對降低商標識別性的淡化,予以附帶規(guī)定。我國《商標法》第13、41、56、57條分別規(guī)定了制止淡化侵權的不予注冊與撤銷注冊、禁令救濟及彌補損失的損害賠償救濟措施,這些規(guī)定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商標反淡化的思路。
(一)不予注冊與撤銷注冊
我國《商標法》第13條第2款規(guī)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模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jīng)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商標法》第41條第2款規(guī)定:“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13條、第15條、第16條、第31條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內(nèi),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5年時間限制?!?/p>
(二)禁令救濟
我國《商標法》第57條規(guī)定:“商標注冊人有證據(jù)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使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chǎn)保全的措施。”
(三)損害賠償
我國《商標法》第56條第一款、第二款規(guī)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shù)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薄扒房钏Q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與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p>
四、對我國建立和完善馳名商標反淡化保護制度的構想
第一,完善《商標法》對于馳名商標反淡化保護的法律規(guī)定。明確馳名商標的定義是建立健全馳名商標保護制度的必要前提。同時,應該在《商標法》中科學定義“淡化”,并建立一套明確而又完善的反淡化制度,以規(guī)制商標淡化行為。
第二,加大對淡化行為的打擊,嚴格執(zhí)法。為維護商標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除了應該加強有關馳名商標淡化的立法外,還應該完善執(zhí)法和司法制度,并進一步健全執(zhí)法隊伍的建設,明確其執(zhí)法職能,以保證法律得到嚴格實施。
第三,不斷提高企業(yè)和公民的馳名商標保護意識。在我國,企業(yè)及社會各界的商標保護意識還很薄弱,對淡化行為的危害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因此社會各界要加強學習和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強烈的商標保護意識。
第四,學習并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先進、科學的經(jīng)驗。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有選擇性的借鑒先進經(jīng)驗,可以有利于我國馳名商標反淡化保護制度的日益完善,也更有效率的保護馳名商標。
參考文獻:
[1]鄭思成.知識產(chǎn)權文叢.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2]黃輝.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王連峰.商標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溫玉娟.馳名商標的反淡化保護淺議.現(xiàn)代商業(yè).2008(5).
[5]國家工商局.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guī)定頒布時間(1996-08-14)[2006-04-07].http://www.hd315.gov.cn/gcs/trademark/law/law2.htm.
[6]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二次修正).(2001-10-27)[2006-04-07].http://202.99.23.199/home/begin.c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