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
好不容易挨到暑假,老爸起勁催促:“我同事老李家那孩子,跟你同年同級吧,人家都報了大山英語、奧數(shù)、作文、圍棋等好幾個輔導班呢,你打算報啥班?”老媽幫腔:“你果果姐,考上省重點后才幾個月,現(xiàn)在完全換了個人似的,一看就是重點大學的料兒。”
放眼望去,各種輔導班里人滿為患,第二課堂座無虛席。報名要預約,外語最熱門。落后生忙著躍升為先進生,書呆子忙著練成琴棋書畫十項全能……折騰來忙活去,只為了適合優(yōu)質學生的尺寸,成人世界的評優(yōu)標準。
我們班有一半同學表示自己目前參加的補習班、輔導課都是服從父母意愿去參加的。他們寧肯放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只因看在終將有一天破繭成蝶的分上。還有不少同學很懷念上小學甚至幼兒園的日子?,F(xiàn)在的學業(yè)和生活簡直比大人還忙碌,但看在父母為此感激得一塌糊涂的情分上,認了。
說到底。父母、老師總覺得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可以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才,只有改進自己、提升自己。才是得到成功的不貳秘訣,才能破繭成蝶。
撥亂反正地說。如果我們不能愛上身為“毛毛蟲”般的自己??v使真能破繭成蝶。還是無法全心全意愛上成為“蝴蝶”后的自己。毛毛蟲的世界和生活,一點都不比蝴蝶的輕賤,在尊嚴的天平上,它們一樣重。
小學時期的金庸是個老師眼中的笨孩子,數(shù)學總是班上倒數(shù);女作家三毛中學時代一度退學休整過:他們沒有選擇破繭成蝶。向一種標準看齊,而是選擇了做一只獨特、堅持、自我的毛毛蟲。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放棄進步,放棄要求自己,坐等天上掉餡餅,而是要做一個果敢追求自己目標。不盲從的警醒者。
我承認破繭成蝶是種勇敢。但除此之外,空泛無一物。勇敢之外,也需要一點逆向思維,可不可以不勇敢?不勇敢,更是一種生活智慧,個性光輝。我們不一定要走險途來磨煉自己的意志。也不一定要達到別人制定的遙遠目標來證實自己的努力可貴。有得選擇。一定要選一條輕松自如、適合自己身心的路去走,選一個理性柔韌的目標去奮斗。不勇敢,是另一個層面上的勇敢:不破繭成蝶。是學會跟最真實的自己好好相處的醒悟。
毛毛蟲抑或蝴蝶都有必須去面對去解決的問題,永遠沒有一勞永逸的童話可在現(xiàn)實生活里上演。問自己一句,蝴蝶會不會也向往過做一只可愛又滿足的毛毛蟲?答案就在你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