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乾
52層新華日報報業(yè)集團大樓——新華大廈的原址是新華日報社的老樓。老樓在南京解放前為國民黨中央日報社辦公樓。我在新華日報社工作了幾十個寒暑,老樓留給我很多回憶,而60年前南京解放前夕親身經(jīng)歷的一段往事,至今記憶猶新。
1949年1月,我與朱閏生(朱自清之子,我的外甥)在蘇北解放區(qū)接受任務,由中共華中工委社會部江華、李樸夫二人派遣來到尚未解放的南京做情報聯(lián)絡工作。朱閏生曾經(jīng)在中央日報社工作過,按照事先計劃,要利用這層關系設法進入中央日報社工作,以這份公開職業(yè)為掩護。因此,先由朱閏生到報社去了解情況相機行事。此時中央日報社的大部分人員已去臺灣,只留下少數(shù)職工維持出報。朱閏生在報社遇見以前認識的編輯部主任茅士杰,打過幾番交道后,茅士杰介紹朱閏生進入報社工作,接著又把我介紹進報社。我被安排在采訪部,采訪部主任李廉分配我跑社會新聞。后來,我考慮外出采訪占時多,設法改調(diào)到夜班做校對,這樣白天就有充裕的時間開展我們的工作了。從那時起直到南京解放,我們通過各種關系為迎接解放爭分奪秒開展工作,其中包括保護了中華門外總糧庫1000多包共20萬斤以上的大米未被哄搶,還有東南印刷廠的全部器材,同時還搜集到若干方面的情況,共寫成材料20多件。南京解放后我們即向軍管會秘書處田蘭田匯報了以上情況,所保護的大米隨即被有關部門接收,用于急需補給。
1949年2月間,江澤民從上海來到南京。當時南京尚未解放,國民黨當局大肆搜捕共產(chǎn)黨人,政治氣氛緊張,如何確保江澤民的安全,我們作了反復考慮。朱閏生家與江澤民家是世交,我與江澤民是揚州中學同窗好友和鄰居。我和朱閏生認為報社的環(huán)境比較安全,于是我們讓江澤民在報社老樓四樓最西邊的小房間里住了兩夜。本來我與閏生在這小房間合睡一張床,澤民來后就與我和閏生三人共擠一床過夜。我們弄來面包、大餅或簡單飯菜,門一關讓澤民在房間里吃。其間我與閏生曾陪澤民到南京大石橋中央大學宿舍去。澤民上樓找人,我和閏生在樓下等候。我雖與澤民是老同學,但上樓找誰,他沒說,我們也沒問。江澤民待了兩天后即返回上海。
“文革”中我被隔離審查時,江澤民所在單位來人外調(diào),來者是兩個造反派,到我所在的新華日報社“清隊學習班”上對我逼迫斥罵,反復追問1949年2月江澤民來南京干什么,到中大宿舍找誰。我說我不知道,只知道他出身革命烈士家庭,中學時就是傾向革命的進步青年??墒撬麄儾还芪以鯓雨愂鼋忉?還是拍桌子說我不老實,拿出“文革”中慣用的逼供手法,一定要我說出個究竟。我始終堅持原則,對朋友負責,不胡編亂說。為此,我在“學習班”上被批斗了好多場。多年后,我與江澤民在北京相聚,回憶往事時他告訴我,那次去中大宿舍是與地下黨聯(lián)系的。
就在江澤民從南京返回上海后不久,天翻地覆,南京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了!今年適逢南京解放60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回憶往事,百感交集,我寫下此文作為衷心的慶賀和永久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