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聲
據(jù)太監(jiān)和宮女們回憶說:“他無論什么時候,從來不腦袋發(fā)熱,總是冷靜地來處理事情,這是他最可貴的地方。再說。平常日子,太監(jiān)犯了錯誤,他永遠是恩威并用,暗中維護,所以太監(jiān)們服他。也愿親近他?!?/p>
在當(dāng)今的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把太監(jiān)李蓮英描寫成邪惡的化身,他狗仗人勢、殘暴無情、陷害忠良,尤其是惡毒迫害光緒皇帝,更是令人發(fā)指。但近來無事,翻看了一些清末太監(jiān)、宮女的回憶錄,他們眼中的李蓮英,和我們想象中的李蓮英卻是大相徑庭!
李蓮英,祖籍直隸省河間府大城縣,生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在家排行老二,另有四個弟兄和兩個妹妹。李蓮英原名李英泰,李蓮英是他入宮后改的名字,其乳名叫機靈,把乳名顛倒過來,諧音為靈杰,這便是他的字。早年,他曾在白云觀人道,道號喚作樂之。
李蓮英的父親李玉,因養(yǎng)父的去世,鬧遺產(chǎn)糾紛,受到同室宗族的排擠,不得已投奔妻子曹氏的哥哥,在北京開了個熟皮子的作坊。熟皮子要經(jīng)過多道工序,用硝來鞣,硝有毒、氣味大、辣眼睛、腐蝕手、嗆人,是一個又臟又累又有毒的下等行業(yè)。這便是李蓮英被人戲稱為“皮硝李”的由來。
其實,這都是李蓮英8歲之前的事。自從8歲起決心擺脫貧窮,毅然自愿凈身之后,李蓮英便沒再沽過熟皮子這一行當(dāng)。
據(jù)說。在李蓮英凈身前一天晚上,其母曹氏在佛前起誓,要長年吃白齋(即葷、鹽均不沾),以保佑兒子平安。從此以后,老人家?guī)资隂]沽過葷腥。李蓮英凈身后,其母每天晚上,都要燒香求菩薩保佑,并長跪到澡更半夜。
李蓮英因從小就知道生活的艱辛,所以自9歲入宮后,他俯首帖耳,兢兢業(yè)業(yè),如履薄冰。同治六年,他被封為二總管,時年僅19歲。同治八年,安德海被斬殺,李蓮英晉封為大總管,掌管大內(nèi)幾千名太監(jiān),其時也只有21歲。
李蓮英從同治八年,到宣統(tǒng)元年,做大總管前后40年。從9歲進宮,至61歲乞退離宮,伴隨慈禧太后52年,可以說伴隨了慈禧的一生。伴君如伴虎,李蓮英深知其味,何況又是一只性情暴戾的“母老虎”呢!侍奉慈禧52年,主持大內(nèi)長達40年,沒有過人的精明,只靠仰人鼻息,一般地迎合主子的心思,顯然是做不到的。
那么,李蓮英的精明有何過人之處呢?
據(jù)太監(jiān)和宮女們回憶說:“他無論什么時候,從來不腦袋發(fā)熱,總是冷靜地來處理事情,這是他最可貴的地方。再說,平常日子,太監(jiān)犯了錯誤,他永遠是恩威并用,暗中維護,所以太監(jiān)們服他,也愿親近他。”“另外,他這人從不張揚、炫耀,到他過生日時,他總是借機請假隱蔽起來?!薄坝盟约旱脑捳f,多給老太后磕幾個頭,多給皇上、皇后磕幾個頭,多給爹媽磕幾個頭,我就心平氣和地過生日了?!?/p>
除此之外,從下面的三件事上,也可看出他過人的精明之處。
第一件事,是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后欽命醇親王奕譞視察北洋海軍,讓李蓮英陪同。這相當(dāng)于醇親王是正使,李蓮英是副使。太監(jiān)當(dāng)欽差大臣視察海軍,在大清朝還是第一次,因為祖宗的制度非常嚴格,不許太監(jiān)過問政治。李蓮英非常了解這一點,于是把二品頂戴換成了四品頂戴,原因是祖制規(guī)定太監(jiān)的品級最高不得過四品。就這樣,他規(guī)規(guī)矩矩地隨著醇親王出發(fā)了。在海船上,給他預(yù)備了僅次于醇親王的豪華艙舍,可他不住,他說:“我怎能跟醇王爺和李鴻章中堂大人比呢?”堅持住在醇親王的套間里,不和任何官員接觸,白天只是在醇親王面前站班伺候,拿著醇親王的長桿煙袋,提著大煙袋荷包,往側(cè)面一站,低眉斂目,自認為是太后欽派來伺候醇親王的。晚上,他預(yù)備好熱水,要伺候醇親王洗腳,他說:“我平日沒機會伺候王爺,現(xiàn)在請賞臉讓我盡點孝心。”感動得醇親王連連拱手!一趟差事回來,李蓮英的名譽不知提高了多少倍。醇親王和李鴻章爭相稱贊,把個老太后高興得連連說:“我沒白疼他,沒白疼他吧?”
第二件事,是慈禧太后死了之后,誰都知道老太后是李蓮英的后臺,一個當(dāng)近侍的后臺沒有了,馬上就會完蛋,何況像李蓮英這樣萬人矚目的大總管呢?他清醒地估計到了這一點,所以老太后一死,他馬上把歷年太后所賞的珍寶七大捧盒,全部獻給了繼任的隆?;屎蟆Kf:“這是皇家東西,不應(yīng)該流入民間,奴才我小心謹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幾十年,現(xiàn)在年老體衰,乞求離開宮廷,所有這些寶物,奉還給主子。”這件事讓隆?;屎笫指袆?,所以老太后雖死,隆裕仍對他恩眷不衰。
作為一個大太監(jiān),早就預(yù)料到最后的結(jié)局,把寶物留作脫身之計,能夠如此清醒地給自己籌劃,也足見其精明!
第三件事,涉及光緒皇帝。人們都說自戊戌變法之后,帝后交惡,慈禧太后將光緒帝打入瀛臺,說李蓮英仗勢欺壓光緒,讓光緒帝受盡了凌辱,光緒帝恨死了李蓮英云云……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據(jù)太監(jiān)們回憶,李蓮英不是個勢利眼的人,恰恰相反,他對光緒帝極為尊重孝敬。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帝及部分王公大臣倉皇西逃,因走得太匆忙,光緒帝只穿一件布衫,第二天皇上凍得渾身哆嗦,李蓮英見此,急忙將身上的綢棉襖脫下,跪而進上:“不嫌奴才臟,請穿上?!闭f罷,淚珠滿面。光緒問:“那你呢?”李蓮英說:“奴才凍死一萬個有何可惜!”光緒帝就是這樣,一路之上全由李蓮英伺候。及至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病重,臨終前,李蓮英偷偷地找到隆?;屎螅f萬歲爺病已沉重,皇后何不去瀛臺探視?隆裕皇后回說:“沒有太后的旨意怎么敢去呢!”李蓮英著急地說:“老佛爺也病重,這是非常時候!”隆裕皇后因此到了瀛臺,病床上,夫妻相見,涕淚交流。皇上留有密旨兩道:一是殺袁世凱,二是要皇后特殊恩遇李蓮英。
李蓮英雖然深得掌權(quán)的隆?;屎蟮膶櫺?,但他并不戀棧,在給慈禧太后守了一百天孝之后,于宣統(tǒng)元年正月底正式向隆裕太后磕頭告退。隆裕雖極力挽留,無奈李蓮英去意已決。
宣統(tǒng)三年,李蓮英病歿,葬于北京恩濟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