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方
有道是:“為官離任是面鏡,美丑全在明鏡中。來時蕭索去時豐,官帑民財一掃空,只有江山移不去,臨行寫入畫圖中?!泵耖g這首打油詩,對那些為政不廉的貪官離任時的情景進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畫。
當然,諸多為官者離任時留下了美好的形象。原山東慶云縣委書記王樹理任職五年間,政績卓著,百姓贊譽。當他即將離任時,不少單位和個人想請他“端兩杯”,收點當?shù)亍巴撂禺a(chǎn)”,可他一一謝絕。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細列了一份“移交清單”,凡屬公家為其配備的東西,他都全部完璧歸趙。如此離走,一無大包小件的輜重,二無酒肴飽脹的累贅,顯得格外輕松。
由王樹理離任“走得一身輕”,想到了古人米芾“臨行一身清”。北宋時期,著名書法家米芾曾主政于漣水(今屬江蘇漣水縣)?!叭螡M歸,囊橐蕭然”。臨行時,特將筆端殘墨置于池水洗盡,以示“來清去白”。他除了隨身攜帶幾件衣物和文房四寶外,未帶走漣水一草一木。如今,漣水縣城那尊整修一新、情韻獨特的“廉池”景觀,引來無數(shù)游客景仰不已,流連忘返。一位詩人觸景生情道:“米公洗墨凈心靈,留得清氣滿乾坤?!?/p>
有句箴言曰:“官至貧窮方為清”。說罷“臨行一身清”,不能不言“離任錢囊空”。清代康熙年間,嘉定有個縣令陸隴其,就職期間,衣著由夫人自紡自織;日常菜蔬,在縣衙空地自種自用;出入用舟車,自付報酬。離任時,他囊空如洗,船上僅有書籍數(shù)捆、織機一臺,別無他物。當時,有人贈詩贊曰:“有官貧過無官日,去任榮于到任時。”
官員在職時,心里裝著老百姓;官員離任時,民眾傾情頌官恩。明代清官海瑞,歷官無數(shù),祛私戒貪,剛正不阿,被百姓譽為“包青天”。他雖位居高官,但生活儉樸,節(jié)衣縮食,室內(nèi)所用被褥、帳子皆以白布縫制,“蕭然不啻寒士”。海瑞離任淳安縣(今屬浙江杭州)縣令時,百姓情深意濃,依依難別。沿途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的供桌上擺放一碗碗清水和一面面明鏡,以此頌揚這位清官“清如水,明如鏡”的官德。眾人曰:“海瑞衙門辦案件,猶如清水那般明”。
“天地之間有桿秤,秤砣就是老百姓”。全國政協(xié)原主席李瑞環(huán)在任天津市市長八年間,“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先后興辦了160余件實事。1989年6月14日,李瑞環(huán)離任赴京報到那天,市民夾道相送。車至津西北的河西務時,百姓依然揮淚不止。如此“百姓淚”,就是一桿公平秤。正是這桿公平秤,稱出了勤政廉潔的領導干部在群眾心中沉甸甸的份量。
自古有遺訓:“功過是非,蓋棺論定”。其實,“論定”何須到“蓋棺”?“離任”猶如一面鏡。一個為官者的政績?nèi)绾?、名聲好?當他離任后,百姓看得最清,“論定”最真。正可謂“政聲人去(離任)后,民意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