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近來,常有國內(nèi)朋友問我金融危機對美國人的影響。美國經(jīng)濟的確遇到很大問題,很多人憂心忡忡,但慶幸的是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通貨膨脹,部分物價反而在下降,是消費的好機會,比如,上個月我就和太太到南方旅游11天,經(jīng)11州,自駕游,全部消費加起來才1500來美元,連我們自己都不相信。但由于全部是刷卡消費,一打印出來,白紙黑字,一分不差。
我不妨列舉一下中美兩國的基本消費情況。美國消費以美元計算,中國以人民幣計算。盡量爭取同樣的商品,同質(zhì)的服務。以下價格,一半來自網(wǎng)絡,我也作了部分補遺。需要說的是,這些都是沒有打折的價格,事實上,很多東西,特別是食品和日用品,還可以便宜一些。絕對購買力可比性不強,所以采用相對購買力。因為中國不同地區(qū)的經(jīng)濟、物價差異,所以選取人均月入3000元的地區(qū)作參照系,不分美元人民幣,從中可以看出一些情況。
在美國買輛奔馳E-320,5萬元;馬自達6型,2萬元(含車照費)。
在中國買輛奔馳E-320,98萬元;馬自達6型,20萬元左右(不含車照等雜費)。
在美國租一套三居室,1000元上下。
在中國租一套三居室,2000元上下。
在美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30萬,獨立房子,永久產(chǎn)權(quán),含土地所有權(quán)。
在中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250萬,公寓,50-70年產(chǎn)權(quán),不含土地權(quán)。
在美國置套好點的西服,500塊差不多了。
在中國置套好點的西服,2000塊還不夠。
在美國買一件好一點的襯衣,25元。
在中國買一件好一點的襯衣,250元。
在美國買一雙耐克或阿迪達斯,平均60元。
在中國買一雙耐克或阿迪達斯,大約800元。
在美國買雙意大利皮鞋,50元上下。
在中國買雙意大利皮鞋,1500元上下。
在美國買一臺筆記本電腦,大約1200元。在中國買一臺同樣的筆記本電腦,大約8000元。
在美國一個三口之家,如果不常上餐館,一個月生活費300元足夠。
在中國一個三口之家,如果不常上餐館,一個月生活費900元也許夠。
在美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4元。
在中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14元。
在美國買50磅泰國大米,18元。
在中國買50磅泰國大米,130元。
在美國買斤瘦豬肉,3元。
在中國買斤瘦豬肉,10元。
在美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20元。
在中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200元。
在美國買一個哈根達斯,3塊!
在中國買一個哈根達斯,60塊!
在美國買一加侖優(yōu)質(zhì)鮮牛奶不到3元,兩人可以喝一周。
在中國買一加侖質(zhì)量可疑的鮮牛奶,至少20元,兩人也可以喝一周。
在美國的餐館或酒吧一瓶啤酒4-5元。
在三里屯一瓶啤酒30-40元。
在美國帶特室外游泳池的旅館,150元。
在中國帶室內(nèi)游泳池的旅館,500元以上。
在美國加滿一箱汽油,30塊足夠。
在中國加滿一箱汽油,300塊也足夠。
從洛杉磯到紐約一張單程機票,平均價格140元(含稅)。
從北京到烏魯木齊一張單程機票,平均價格1500元(不含機場建設費)可以拿下。
在美國電話(美國和加拿大長途隨便打)、互聯(lián)網(wǎng)(5M)、電視(100多個頻道)三合一每月99元。
在中國電話(不計長途)、互聯(lián)網(wǎng)(512KB或1M)、電視(幾十個頻道)三合一每月至少300元。
在美國看電影,新大片,8塊!
在中國看電影,新大片,50塊!
在美國昕一場交響樂音樂會,50-100元。
在中國聽一場交響樂音樂會,500-1000元。
從北京向美國寄一份20張A4紙的特快專遞(出版合同),因為太貴,我的合作方從河北寄來,仍達187元。
同樣一份特快專遞從美國寄回北京,27元。
……
當然美國因為人工費高,所以理發(fā)很貴,一般要20元,女的更貴;按摩一小時要80-100元,出租車、家具也很貴。但沒有人天天去理發(fā)或按摩;也沒有人經(jīng)常打車或換家具,所以影響不大。
美國其實最貴的是醫(yī)療保險,一個月可以達到500元以上,但這個醫(yī)保覆蓋范圍極大,而且多由公司購買,所以還不覺得,痛苦的是無醫(yī)保者。
摘自《現(xiàn)代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