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要從漢日語量詞的“省略、嚴(yán)密性、臨時量詞、虛實意義、獨立性”幾方面進(jìn)行了比較及分析,以促進(jìn)日語研究及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 漢日語;量詞;互譯
一、漢日語量詞的省略之比較
漢語一般以數(shù)量詞的形式修飾名詞,但是,受古代漢語的影響,在某種情況下,可以省略量詞,以數(shù)詞直接修飾名詞的形式出現(xiàn)。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勸學(xué)》)再如我們至今常說的 “三言兩語”、“三請諸葛亮”、“三氣周瑜”等。也許正因為日語受古代漢語影響較大的原因,在日語中也可以看到量詞省略的現(xiàn)象。量詞與數(shù)詞結(jié)合,除了表示事物的量以外,還可表示和區(qū)分事物與活動的特征。有時根據(jù)語境,日語量詞也可以被省略。如:
(1)體育館に十二(省略“腳” )の椅子を運んだ。(給體育館運十二把椅子)
(2)馬三〇〇(省略“頭”)を獻(xiàn)上した。(獻(xiàn)上三百匹馬。)
從以上兩個句子中可以看出,句子中省略量詞的都是十以上的數(shù)字。在量詞所修飾的中心詞,即表示量詞所計量的事物的詞,不通過量詞,單憑中心詞本身就能夠表明該事物的性質(zhì)和類別時,可以省略量詞?,F(xiàn)代日語中量詞省略的情況不多,較常見的是省略“歳”。如:
(3)自分が十五(省略“歳”)の正月にこの妹が生まれた。(《和解》)/(自己15 歲那年的正月,這位妹妹降生了。)
(4)メロスの十六(省略“歳”)の妹も今日は兄の代わりに羊群の番をしていた。(太宰治《走れメロス》)(梅羅絲16歲的妹妹今天也來代替哥哥放羊。)
二、漢語量詞更具有嚴(yán)密性
日語中常常幾個乃至十幾個名詞可以共用一個量詞,而在漢語中通常要分別使用不同的量詞。如:
(1)その上、セーターを三枚著て、えりまき三枚、手袋三枚。/并且,穿了三件毛衣,外加三條圍巾,三副手套。
(2)婦人はその手に一枚の新聞をしっかりとにぎりしめていた。/那位婦女手里緊緊握著一張報紙。
(3)佐藤が腰をおろした切り株のそばに、ふと一枚の紅葉の葉が空からまって下りてきました。/佐藤落坐的殘株旁,突然一片楓葉由空中落下來。
(4)小さな谷川のそこを?qū)懁筏慷钉吻啶せ脽簸扦埂?這是兩盞藍(lán)色幻燈,它映照出小小溪流的河底。
日語的量詞“枚”是指薄而平的物體(如:紙張、盤子、玻璃、板條、衣服等)時使用的量詞。使用范圍很寬。(1)~(4)例句中日語都用了同一個量詞“枚”,可是漢語卻分別使用了“件、張、片、盞”等四個量詞。誠然,這種情況不只是“枚”一個,其它的還有“っ,匹、本?頭”等等。特別是與日語量詞“っ”(接尾詞,接在1~9的數(shù)字下,作量詞用)相對應(yīng)的漢語量詞分別有“個、封、首、把、件、句、副、盞、枚、滴、座、只、聲、場、歲、片、幕、部”等至少十八個以上的量詞。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豐富的漢語詞匯是同量詞的大量而廣泛的應(yīng)用分不開的。
三、與漢語相比,日語的臨時量詞相對較少
在漢日語翻譯時發(fā)現(xiàn),漢日語中的量詞不是一一對應(yīng)的,其中原因之一是:漢語的臨時量詞遠(yuǎn)遠(yuǎn)多于日語。如:
(1)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稲は実って黃色でまるで地面に黃金が敷いてあるようだ。
(2)他一肚子的話說不出來。/彼は 話が十分にできない。
(3)他揚了你一身沙子,然而……。/彼は君の身體中に砂を浴びせたのに。
上例中漢語分別使用了量詞“地、肚子、身”,而日語譯文根本看不到量詞?!暗?、肚子、身”在漢語里本來都是名詞的,這里作為臨時量詞使用。這種臨時量詞,在意義和表現(xiàn)形式上都與其它量詞不同,與數(shù)詞結(jié)合并不是表示物體的種類和形狀,量度物體時使用,表示“滿”、“全”等的意思,同它結(jié)合的數(shù)字只能是“一”。在日語里,也有同漢語臨時量詞相類似的應(yīng)用方式,如:
(4)お皿に 一つまみの砂糖をおきました。/在碟子里,放了一把砂糖。
(5)さっきひとねむりした。/剛才打了一個盹兒。
上例中的一“つまみ”、“ねむり”都是可以自由運用的名詞,日語中不把它們看作量詞,可在上兩句話中,用在數(shù)詞后時,從意義和職能上來看和其它量詞無任何差別,所以不妨也把它們稱為臨時量詞。但日語的臨時量詞屈指可數(shù)。
四、漢日語量詞虛實詞義之比較
為了便于對比,這里先談?wù)劃h語量詞的詞義。漢語量詞的詞義有實義與虛義之分。所謂實義是指量詞具有準(zhǔn)確的計量性質(zhì)。如“一瓶油”的“油”就有實義。因為“瓶”是實詞,它是衡量油的臨時性的單位量詞。所謂虛義是指量詞具有的非計量的形容性質(zhì)。如“一身油”的“身”就是虛義,它根本不是衡量油的實用單位,是用形容描寫的單位,這種量詞在漢語里特別發(fā)達(dá)。如一線希望、一柱擎天、千斤重?fù)?dān)等等俯拾即是,這是漢語的特征。
日語的量詞與漢語相反,主要表示實義,只有少數(shù)受漢語影響的,才表示虛義,如萬里の長城(萬里長城)、一臂の力(一臂之力)。
漢語的量詞,既表示實義,更多的還是表示虛義。這是漢日兩種語言在使用量詞上最顯著的區(qū)別。除此之外,隨著漢語詞匯由單音節(jié)向雙音節(jié)詞轉(zhuǎn)化的趨勢,量詞的數(shù)量有了急劇的增長。有些漢語量詞已失去表示物體種類的機(jī)能,只是起到緩和語調(diào)的作用(也有人把這種用法稱做語氣詞),在漢譯日中不翻譯。如:
(1)它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忙個不停,一邊采花粉一邊傳花粉。/彼女(蜜蜂)は花から花へと飛んでいき、一ヵ所に止まらず粉を取ったり、運んだりしている。
(2)噴水池中間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著一棵尺把高的小樹。/噴水のある池に小さい山が作られ、山の上に一尺ぐらいの高さの小さい木が植えている。
例(1)的“個”字只是漢語音節(jié)上的需要,并沒有具體的意義,在日語中不翻譯。例(2)的“把”除了起語調(diào)調(diào)整作用之外,還包含約數(shù)的概念,表示“大約”、“左右”等的意義。日語量詞一般沒有這種作用,只好用副詞“ぐらい”(大約)來翻譯。
五、漢語量詞在使用上相對獨立,而日語量詞缺乏這種獨立性
日語量詞屬于附屬詞的一種,它不能單獨使用,要接在數(shù)詞和個別前綴詞的后邊構(gòu)成量詞短語,才能在句子中充當(dāng)一定句子成分。漢語量詞雖然使用上最多的還是結(jié)合數(shù)詞,構(gòu)成“數(shù)量詞”,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即大多數(shù)量詞可以單獨使用。如“這兩件襯衫你喜歡哪一件”“我喜歡這件?!比照Z不能說成“この枚が好きです”。(“我喜歡這件”)這就是說,日語量詞在使用上不具有獨立性,一般不能單獨使用。只有個別的例外,如“この階では?何を売っていますか?!?“這層樓上賣什么?”又如漢語可以說:“昨晚來了位朋友,在家一起吃了頓飯,飯后叫了輛出租車,同去民族宮看了場音樂會?!边@里,“位”、“頓”、“輛”、“場”四個量詞之前都省略了數(shù)詞“一”。漢語量詞在用法上的獨立性,還有一些特殊用例:
Δ買了一件襯衫
Δ買了襯衫一件
Δ氣球個兒很大
Δ剩下的個數(shù)不多
Δ西瓜論個賣,不論斤稱。
Δ買串糖葫蘆
日語量詞在使用上缺乏獨立性,即沒有如此大的自由。在互譯中尤其應(yīng)引起注意。
總之,漢語的量詞來源豐富、用法活脫、常用不衰,日語的量詞日本固有的僅占很少,大量是從我國的量詞以及西方語言中借用過去的,漢日量詞之間具有很強(qiáng)的共性,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可比性很大。目前漢日語言對比研究方興未艾,特別是漢日量詞的對比研究更是前景廣闊、大有作為,通過漢日量詞的對比研究,不僅可以進(jìn)一步探討中日兩國語言文化的淵源關(guān)系及一些特點,同時對促進(jìn)日語研究和日語教學(xué)、特別是對于從事外資企業(yè)翻譯工作的人員或許有一定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xiàn)
[1]李慶祥.日語量詞詳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2]楊愛菊.《關(guān)于漢日語量詞修辭語用的比較研究》.外語教學(xué).ISSN1000-5544.200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