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生,張先平 李 珩,劉 芳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湖北 荊州 434000)
HPLC法測定結腸炎定位片中大黃素的含量
唐雪生,張先平 李 珩,劉 芳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湖北 荊州 434000)
目的:研制結腸炎定位片,并建立HPLC法測定該制劑中大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柱: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動相:甲醇-0.1%磷酸(88∶12);流速:1ml/min;檢測波長:254nm;柱溫:36℃。結果:大黃素進樣量在0.064~0.512μg范圍內與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回歸方程為:Y大黃素=2.504×103X+1.976,r=0.9997(n=5);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35%,RSD為1.93%(n=5)。結論:HPLC方法簡便、準確、重復性好,可用于結腸炎定位片中大黃素的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結腸炎定位片;大黃素;含量測定
結腸炎定位片[鄂藥制字(2001)第LZ07-003號]系湖北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yī)院研制的一種結腸定位制劑,由金不換、黃連、白術、白芨、丹參等14味藥材制成,具有健脾益氣、清熱利濕、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臨床用于各種急慢性結腸炎的治療。經該院多年臨床使用驗證,療效較好。金不換為方中君藥,大黃素為其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之一。為更好地控制該制劑的內在質量,保證其臨床療效,我們參考文獻[1~3]采用HPLC法對結腸炎定位片中大黃素的含量進行測定,現(xiàn)報道如下。
1.1儀器LC-4A高效液相色譜儀,SPD-6A紫外檢測儀,C-R4A色譜工作站(日本島津);高速離心機(美國MICRO12-24)。
1.2試藥大黃素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0756-200110);結腸炎定位片(自制,規(guī)格:0.5g,批號:070307、070308、070309);甲醇為色譜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使用多效蒸餾水。
2.1處方金不換1.5kg、黃連0.8kg、黃芩1.5kg、白術1.5kg、茯苓1.5kg、澤瀉2.0kg、山藥1.5kg、白芨1.5kg、丹參2.4kg、陳皮1.2kg、木香1.0kg、吳茱萸0.5kg、赤石脂1.5kg、甘草0.6kg、硬脂酸鎂0.055kg、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XL) 0.372kg、腸溶衣劑0.54kg,共制1 200片。
2.2制備方法陳皮、木香、吳茱萸三味藥水蒸汽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藥渣與除山藥外的其它諸藥加水提取兩次,水提取液用乙醇沉淀,回收乙醇,濃縮至稠膏。山藥干燥粉碎成細粉,與稠膏混合干燥粉碎。加乙醇以12目篩網制粒,干燥、整粒。取以上顆粒,加揮發(fā)油、PVPXL、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包腸溶衣。鋁膜罩泡包裝,12片/板,裝盒即得。
3.1色譜條件色譜柱: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動相:甲醇-0.1%磷酸(88∶12);
流速:1ml/min;檢測波長:254nm;柱溫:36℃。進樣量:20μl。
3.2溶液制備
3.2.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大黃素對照品4mg,置于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ml,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制成每1ml含32μg大黃素的對照品溶液。
3.2.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結腸炎定位片5片,除去薄膜衣層,研細,取細粉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置水浴中加熱回流1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棄去初濾液。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5ml,水浴蒸干,殘渣加水-鹽酸混合(10∶1)溶液20ml溶解,置水浴中加熱水解1h,冷卻,移于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強力振搖提取4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在水浴上蒸干,殘渣用適量甲醇溶解,并定量轉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離心15min,分取上清液,即得供試品溶液。
3.2.3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 按處方比例和工藝,制成不含金不換的陰性對照品,再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3.3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分別取“3.2.1”對照品溶液、“3.2.2”供試品溶液和“3.2.3”陰性對照溶液20μl,照“3.1”項下色譜條件注入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結果見圖1。由圖1可見,供試品色譜圖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有相同的色譜峰,而陰性對照色譜無相應的色譜峰,表明處方中其它組分對測定無干擾。
A為大黃素對照品;B為供試品;C為陰性對照;1為大黃素色譜峰。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3.4標準曲線的制備分別精密吸取“3.2.1”項下大黃素對照品溶液2、4、8、12、16μl,按“3.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并以峰面積(Y)對進樣量(X)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Y大黃素=2.504×103X+1.976,r=0.9997(n=5),表明大黃素進樣量在0.064~0.512μg范圍內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3.5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3.2.1”項下大黃素對照品溶液20μl,按“3.1”項下色譜條件,重復進樣5次,測得大黃素峰面積,RSD為1.34%(n=5);再精密吸取“3.2.2”項下供試品溶液20μl,按“3.1”項下色譜條件,重復進樣5次,測得大黃素峰面積,RSD為1.35%(n=5)。結果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較好。
3.6重復性考察取同一批樣品(批號:070309),共5份,按“3.2.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各供試品溶液20μl,按“3.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結果,RSD為1.37%(n=5),表明本法重復性較好。
3.7穩(wěn)定性考察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各20μl,分別于配制后0、2、4、6、8、12h測定大黃素峰面積。結果,RSD為1.37%(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2h內基本穩(wěn)定。
3.8加樣回收率試驗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同批樣品(批號:070307,含量為0.45mg/g)1.0g,共5份,分別精密加入大黃素對照品,按“3.2.2”項下方法處理后,照“3.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
表2 3批樣品中大黃素含量測定結果
3.9結腸炎定位片中大黃素的含量測定取3批不同批號的樣品,按“3.2.2”項下方法制備共試品溶液,按“3.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按外標法計算樣品中大黃素的含量。每一批樣品測2次,取平均值,結果見表2。
根據(jù)3批樣品的測定結果,暫定每1g結腸炎定位片中含大黃素不少于0.45mg。
方中金不換為蓼科土大黃(Rumex madaio Makino)[4],清熱解毒、破瘀生新、消腫痛、止血標本兼顧為君藥;黃連、黃芩合用清熱燥濕止痢,共為臣藥;白術、茯苓、山藥、澤瀉益氣健脾滲濕,達到脾旺濕除的作用;丹參祛瘀止痛、活血通經,白芨收斂、生肌止血,佐以陳皮、木香、吳茱芋理氣消脹,使氣血同調、氣血暢行;赤石脂收澀止瀉;甘草調和諸藥。
經提取試驗證明,甲醇為溶劑,水浴加熱回流1h,可將結腸炎定位片中大黃素提取完全。
經水解試驗證明,加鹽酸水浴加熱回流水解1h,結合型大黃素可基本水解成游離型大黃素,用三氯甲烷提取4次,每次15ml,基本可提取完全。
在流動相的選擇上,我們比較了甲醇-水、甲醇-水-醋酸、甲醇-0.1%磷酸溶液等不同組分和比例的流動相,結果發(fā)現(xiàn)以甲醇-0.1%磷酸(88∶12)作為流動相,分離效果最好。由圖1可見,在本實驗色譜條件下,樣品中大黃素與其他組分分離良好,主峰位置與對照品色譜圖基本一致,且峰形對稱;陰性對照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處無色譜峰,表明處方中其他組分均不干擾大黃素的測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制劑中的大黃素進行含量測定,方法簡便,結果準確,重復性及回收率均理想,可以有效地控制產品的內在質量。
[1]王克英. HPLC測定土大黃中大黃素的含量[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3,10(9):34-35.
[2]徐選明,季瑛,劉新,等. 大黃中大黃素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4,11(5):423-424.
[3]王麗,張山川,徐珽,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咽炎顆粒中大黃素的含量[J]. 中國藥房,2007,18(9):684-686.
[4]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M]. 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256-258.
[編輯] 一 凡
2009-05-28
湖北省教育廳重點自然科學項目(D200662001);荊州市科技局自然科學項目(200217E07-15)
唐雪生(1974-),男,廣西藤縣人,主管藥師,從事臨床藥學工作。
10.3969/j.issn.1673-1409(R).2009.03.022
R917
A
1673-1409(2009)03-R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