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菁
在我看來,愛作詩的人往往喜歡做白日夢,會做夢的人也許正是一個詩人。詩與夢是上天賜予人們的一雙隱形的翅膀,能讓我們在一片假想的藍(lán)天下自由地翱翔。詩是清醒時做著的夢,夢是沉眠時誦著的詩。
詩與夢一樣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在夢中,我們憧憬著“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在詩中,我們宣誓著“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承諾。那些只有在夢中才不禁流露出來的浪漫遐想,在詩中卻能表現(xiàn)得那么自然貼切。我相信,沒有人是不懂得浪漫的,而那些將浪漫編織成詩篇的人,就是成功的詩人。他們的詩歌承載著愛和愉悅,營造出一種夢幻般愜意的美好氛圍。
詩與夢一樣是自由的。有時,我們會對外界的種種壓力感到無奈,我們的情緒起起落落,但是一進(jìn)入夢鄉(xiāng),又會變得無拘無束。我們不能拒絕一個悲傷的夢,也不可回避一段辛酸的回憶。而在詩中,我們也會情不自禁地仰天長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聽到了李白的肺腑之聲,生活的窘迫困不住他的筆,更困不住他那顆不羈的心。詩歌為他打開了一扇窗,也讓我們這些千年之后的人,得以窺見他的豪情壯志。
詩與夢一樣是真實的。人們習(xí)慣于把夢當(dāng)作泡影,醒來便將其忘卻,但是這些被輕易遺忘的夢幻,卻往往折射出最真實的自己。正因如此,我們才常常在夢中歡笑或哭泣,甚至因它的真實而驚醒。而詩歌,雖然也往往如同夢境一般讓人琢磨不透,困惑難解,但是讀過之后,卻總能讓人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因為詩中的每一個字,都能和真實的人生一起奏出一段和弦。“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因為真實,它顯得格外有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因為真實,它能引發(fā)強(qiáng)烈的共鳴。如果說夢表現(xiàn)的是真實的自我,那么詩歌所傳達(dá)的,就是一種真實的世界觀。
詩因沉浸在夢中而具有了蒙眬的美,夢因帶著詩意而優(yōu)雅迷人。詩與夢就像是兩朵并蒂綻放的睡蓮,香遠(yuǎn)溢清,亭亭凈植,用浪漫、自由與真實的淡淡香氣沁潤你我的心田。
(責(zé)任編輯賈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