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 龍
這是一部“革命的教科書”,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中發(fā)行量最大的一部書。翻開此書,你將進入一個革命英雄的世界。
此書沒有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只是以平實的視角,描寫了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斗爭。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集中在“中美合作所”這個關(guān)押革命者的監(jiān)獄里。這些英雄身陷囹圄,手無寸鐵,面對敵人慘無人道的肉體摧殘,憑借著滿腔的愛國激情和不屈不撓的堅定信念鑄就精神的銅墻鐵壁,與反動派展開殊死搏斗。
一口氣讀完,你會發(fā)現(xiàn)英雄的愛國情懷和革命氣節(jié)不是隨口說說。
江雪琴親眼目睹了丈夫的頭顱高掛城頭,悲痛欲絕卻不露絲毫,只為了肩負起革命者的使命和黨托付給的任務(wù)。她在渣滓洞遭遇嚴刑拷打,仍能橫眉冷對,大義凜然,竹簽的折磨卻換來她的高喝:“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
許云峰從容自若地挪動腳步,盡管面前是慘絕人寰的秘密處決,但腳下重若千斤的鐵鐐仿佛從來不曾存在過。他對鬼祟地尾隨身后的敵人喝道:“走!前面帶路!”他要奔赴的不是死亡,而是剖開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為革命的勝利“祭旗”。
愛國的英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接連倒下,卻有更多的同志前赴后繼,越挫越勇,在隆隆炮聲中迎來黎明的曙光!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上,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種激情與熱忱不應(yīng)僅僅感染一代人,更應(yīng)該在我們中華兒女的血脈里流淌。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得到了解放。60年后的今天,當我們普天同慶、迎接美好未來的時候,也須回首60年前,緬懷愛國先烈,更加珍惜那用血與肉、精神與信念重新鑄就的華夏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