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周刊》11月21日文章,原題:去讓中國人感動 在中國,任何經營戰(zhàn)略都不及“感動經營”,感動可以改變人們的想法,徹底改善企業(yè)形象。在假貨和炒作盛行的中國市場,消費者不會輕易被感動。
在中國,感動的反義詞不是“不感動”,而是“憤怒”。汶川大地震后,中國人對日本和韓國態(tài)度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日本的國家形象因為地震現(xiàn)場的一張照片而得到極大改善。照片是日本救援隊在遇難者遺體前默哀的場面,這張普通照片感動了許多中國人,使日本在中國的受歡迎度超越韓國。而當時韓國部分網民卻發(fā)帖嘲弄中國地震,中國人對韓情感急劇惡化。
上月在四川都江堰舉行的“LG博愛中學竣工儀式”是“感動經營”的一個例子。參加人員對新落成的新式校舍和擁有冰箱、洗衣機的學生宿舍贊不絕口。但讓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江亦曼更為注意的卻是別的東西。當江副會長了解到愛心圖書室里1000多冊書是LG中國本部和全國銷售點職員一本一本捐獻的時候,他表示:“圖書室每一本書都包含了LG員工關愛因地震而受傷害學生的愛心,我們可以感受到韓國對中國的深情厚誼”。比起金錢來,溫暖的情意更能讓中國人感動。
中國正成為世界經濟的奧運賽場,進駐中國的企業(yè)要具備高級技術和優(yōu)秀品質,這是起碼的要求。另外,還要能夠“感動經營”,這樣競爭力才會倍增。要感動中國人,需要對中國人的思想、生活、文化有深入了解,并且建立在愛心基礎上?!叭绾胃袆又袊恕笔侨蚧髽I(yè)的課題?!ㄗ髡叱睾7叮瑥堃林樽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