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旭
編輯導語:
被困在暴風雪中的母親為了不讓襁褓中的孩子挨餓,用自己的鮮血給孩子果腹,因為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她已經(jīng)無法分泌乳汁,但她知道自己的血液還沒有凝固:在燃燒的烈火中,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身軀為孩子搭建起生還的通道,以生命為代價,用堅強的意志拯救出最后一個孩子……這就是母愛,一種橫亙古今,超越生死的偉大情感!只要生命不息,母愛便將永存。
全世界的母親都那么相像!
每位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憨愛之心!
——題記
世上有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那便是母親;世上有一種永遠無法表達的愛,那便是母愛。
養(yǎng)子與后母的關系在大多數(shù)人的眼里都是帶著冷漠與偏見的,然而文中的這位后母卻用以一顆慈愛的心,用一種神圣博大的母愛寬慰溫暖了曾經(jīng)失去母親的孩子的心?!昂⒆邮且粋€不省油的燈,大人的心操不完。”盡管“我”懷著對后母的偏見,“從來不喊她媽媽”并一直冷漠地對她,可她卻給了我太多的呵護與關愛,默默地體貼又從無怨言地給“我”無限的關懷與寬容。當我顫抖的嘴唇喊出“媽媽”時,一切的一切瞬間溶解在這最甜美的呼喚中。然而回望過去,那種對母親的不敬,使我永遠也不能原諒自己。
我曾經(jīng)看過冰心的一篇感懷母親的散文,她這樣寫道:“母親啊,你是我生命中的一葉青荷,為我遮擋狂風暴雨。”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母親用她纖弱的雙肩為“我”撐起一片晴空,而當“我”想要報答母親的時候,她那日益消瘦的身軀和日漸蒼老的面容,卻正飄然離我遠去。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留下的只有我們無盡的遺憾和懺悔,還有對母親永遠的思念。
母親是平凡的,然而母親又是偉大的,她總是將那來自心靈的無私的愛表現(xiàn)在最平凡的行為里,不求回報。小時候,我總是喜歡躺在媽媽懷里撒嬌,要媽媽做這做那,還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的,實際上是媽媽用她寬容的愛來包容我的無理取鬧?,F(xiàn)在漸漸長大了才知道那是母愛的體現(xiàn)。從我第一聲叫她“媽媽”起,媽媽便有了這樣一種感情——要為我毫無保留地付出。
母愛是一個永恒不息的話題。有時隨便看看幾本書,就可以看到稱贊母親的美文,然而,當情到深處,再華麗的詞藻也顯得蒼白無力。畢竟,世間最偉大的愛豈是區(qū)區(qū)幾個詞、幾個句子所能形容的?
世界上有一種人,叫母親,她默默無聞,不求回報;世界上有一種愛,叫母愛,它天荒地老,永不變質。我只能說:“媽媽,我們這一生也還不完您的恩情!”
教師點評:
南朝劉勰曾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繁復的修辭,有的只是發(fā)自內,也的赤子心聲,真誠坦白卻無可替代的心靈的呼喚,而正是這一切撥動了讀者的心弦,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鳴,讓我們又一次收獲了許多真情和感動。
責編:張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