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潔
鋼筋水泥的都市,四處滿溢的人群,忙碌的工作之余,想逃離兩點一線的生活,找一處安靜的地方換口氣,卻發(fā)現(xiàn)連星巴克也變成了市集。這讓人不禁感嘆,現(xiàn)代都市中,到底有多少人群甚至被剝奪了安靜的權利。當星巴克憑借著“第三空間”的口號紅遍全球,從一家不知名的咖啡店,變成占據(jù)全球87%精品咖啡市場的第一大品牌,我們就能看到,一個獨立開放的空間對于都市人群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那什么樣的空間,才是真正適應中國特色的第三空間呢?于是我們的“1 Metre”咖啡廳就應運而生了。你也可以叫它“一米陽光”。
顧名思義,“1 Metre”的確只有大約1.5平方米大小,只在繁華都市中心投放。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yè)架構,也是一道亮麗的都市風景。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微型全套設備
“1 Metre”采用完全標準化配置,玻璃櫥窗、一桌、一椅、一臺投幣咖啡機。簡單大方的裝置,既能滿足都市高端白領獨立空間的基本需求。又節(jié)省了成本,放大了想象空間。
如果有人擔心空間狹小而會讓人覺得簡陋。那大可放心。已經(jīng)有無數(shù)成功的藝術作品為我們展示了一種小空間大容量的精品搭配。曾經(jīng)在巴黎埃菲爾鐵塔對面的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天臺展出的Hotel Everland酒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間酒店只有一間客房,面積約為35平米,除了一張雙人床外,還有淋浴和休息部分。有型的外表和豪華的裝修,屋內所有陳設用品更是高檔。床、枕、浴室絕不比五星級酒店遜色。
這間“頂樓加蓋屋”酒店其實是一個裝置藝術與精品酒店的混合體,由一對瑞士藝術家夫婦Sabina Lang和Daniel Baumann(L/B)打造。先后在瑞士湖邊和德國萊比錫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安裝過屋頂。早上供開放參觀,晚上供游客入住,客人只允許停留一晚。費用是333歐元至444歐元不等??腿诉€可以要求酒店管理部門把你的Hotel Everland放置在任何一個你希望看到的景點附近,從東京到法國,從西班牙到意大利。
更為極致的是藝術家Paul Welkins設計的自行車小房車。這個移動小屋是為美國火把節(jié)而專門設計的。這一周。Paul住在這個迷你空間騎單車四處閑逛。這個小家可以適應任何天氣,但是只能負重100磅。小屋子里面包含了折疊床、桌子還有其他的小儲藏罐頭。廚房,通風系統(tǒng)、所謂的“洗手間”應有盡有。
“1 Metre”以精品極簡主義的角度,在最小的空間內最大地滿足了都市人群渴望獨立的需求,可以說也是現(xiàn)代都市的一項奇跡。
個性化環(huán)境設計投幣系統(tǒng)簡易操作
“1 Metre”的外觀類似公共電話亭,卻是更加完全的自助投幣系統(tǒng)控制,進入“1 Metre”需要先投幣才能開門,換句話說,在“1 Metre”的時間也是要交租的,租金每小時10-30元不等。當然,如果你到時間沒有出來,系統(tǒng)也會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比如淋浴等方法,三次警告之后,或許休閑就會變成一場冒險。
從真正打造遠離喧囂的第三空間定位出發(fā),“1 Metre”內部環(huán)境采取開放式簡約設計,采光和開放,是設計的一大要素。高采光窗戶是必要設備,你可以根據(jù)自己需求拉上窗簾,完全與世隔絕,也可以選擇完全融入玻璃房間當中,成為都市一景。
外觀設計上,我們則會根據(jù)不同的街區(qū)配合個性化的改造,使整個建筑完全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又別具一格。在廣場上,這甚至可以成為一項特色的城市景觀。有了如此獨特的外觀。我們便完全不必擔心客流。這跟法國的海族館電話亭和紐約Solid Objectives-Idenburg Liu設計的花園式屋頂亦有異曲同工之妙。紐約布魯克林建筑師Solid Objectives-Idenburg Liu(SO-1L)在紐約市皇后街設計了一個景觀屋頂,在一幢工業(yè)建筑上顯示了綠色屋頂技術。這種環(huán)境景觀設計將會成為未來城市規(guī)劃的一大趨勢,而我們的“1 Metre”自然是首當其沖,率先引領都市流行熱潮。
7*24小時全年不休單個or群體自由調配
由于“1 Metre”體積微型,可調配的靈活性就比一般建筑物要高得多。我們會在街區(qū)鬧市一角發(fā)現(xiàn)“1 Metre”的蹤跡,也可以在固定的地點,如同進入電話超市一般。選擇任意一間“1 Metre”進入休息。
這就有點像日本獨有的膠囊酒店。膠囊酒店大多只有在繁忙的都市地區(qū)才有,因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膠囊酒店的誕生,讓加班到昏天暗地、沒時間通車回家的上班族有個歇息的地方。硬件上有置物柜可以放行李并且上鎖,而且可以隨意使用澡堂,澡堂提供溫泉跟各式的藥草池,提供的洗面乳、洗發(fā)精、沐浴乳……;另外有一個化妝休息區(qū),化妝水、沐浴乳、梳子、吹風機一應俱全,可以在沙發(fā)上看電視、雜志、漫畫,也提供浴衣,絕對是提著一個公事包就能來夜宿的地方。
“1 Metre”也在努力打造這么一種環(huán)境,就是無論任何人,老板或員工,學生或者家長,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隨時隨地加入其中,享受只屬于自己的溫馨環(huán)境。你可以帶本書,或是拎著手提,聽著mp3,或是帶著個音箱進入,在這里,只有屬于自己的空間。沒有任何人打擾。如果你需要,甚至凌晨,也不用擔心打烊關門的困境,“1 Metre”全天候都在等候著每一個即將到來的人。
細節(jié)中的溫情傳遞“1 Metre”留言本
除了簡單的家居之外,“1 Metre”還時刻留意營造一種溫馨放松的氣氛,例如設置一些個性化的異型座位。讓每一個到來的人,都有著一種親切感。在飲品上則有咖啡奶茶等幾項冷熱飲裝備,最大限度滿足每一位個性消費者的需求。
在極簡的桌椅家居擺設之外,我們還專門開辟出一面留言墻。來到的每一個人可以在墻上留下自己的話語。桌上有一本留言本,供每一個到訪的人留言,與其他人溝通。此外,我們還在豆瓣開心網(wǎng)校內等SNS網(wǎng)站開辟站點。定期發(fā)布“1 Metre”最新地點與到訪者照片。這時候?!? Metre”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休閑空間,甚至成為喜愛私人空間的人群聚集地。這也是我們想要打造的最終形態(tài),一個都市高壓人群可以暫時逃離塵囂的聚集地。大家可以到這里安靜,休閑,放松,交友,備取所需。因為在這一時段,這個空間,是完全屬于你的,不必擔心周圍的環(huán)境。
結論
有星相學家研究統(tǒng)計說,中國人大半屬于巨蟹座性格,所以才會在1949年6月海王星進入巨蟹宮時引發(fā)了全國人民的情緒共鳴,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這說法我們可以保持著懷疑態(tài)度,不過也可以從另一角度發(fā)現(xiàn),渴望獨立開放的私人空間,是現(xiàn)代都市人群的一大迫切需要。“1 Metre”咖啡廳的出現(xiàn),從最大程度上為都市中高層白領開辟了一個真正的第三空間。
我們相信,不出三年,這樣的建筑業(yè)態(tài)必定會在中國的大都市內遍地生花。到時候,當人們問起,休假的時候去哪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很自豪的說,去“1 Me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