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蘇軾的作品風格多為雄健豪放,而這首《西江月》則有幾分低沉感傷,是他在被貶黃州后,中秋望月時的百感交集之作,既有作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孤憤吟哦,也有低沉中的昂揚,感傷中的追求。
關(guān)鍵詞:蘇軾 《西江月》 被貶 孤憤 追求
西江月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詞話》云:“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元豐三年(1080)出獄后被貶到黃州。這一年的中秋,蘇軾在黃州望月,百感交集。
蘇軾的作品風格多為雄健豪放,曠達高遠,而這首詞則有幾分低沉感傷,是他被貶黃州后作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孤憤吟哦。這首詞既抒寫了遠貶黃州的孤獨悲苦的心情,同時又在感嘆時間的流逝中,表達出對人生的深沉思考,以及對真摯友情的深深向往。在孤寂氣冷的氛圍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豪放詞人蘇軾在深沉婉約的一面。
上片寓情于景,感慨人生短促,功業(yè)無成。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人生就如同夢一場,既表現(xiàn)了詞人政治理想破滅后的失落,還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意。而把“人生”這么嚴肅的話題歸結(jié)為“夢”,自然體現(xiàn)出蘇軾對人生境遇的不滿。蘇軾一直忠君愛國,渴望有所建樹,但可惜生不逢時,壯志難酬?!按蟆弊謱懗觥柏瑝簟睔v時之久,給詞人打擊之大,也暗含時光已逝,境遇難改之意,寫出蘇軾內(nèi)心的不甘與悲酸。同時也表明了蘇軾對時局的懷疑:難道世間的種種不過是一場夢嗎?“人生幾度新涼?”感慨人生短暫,蘇軾此時已不再年輕,命運再難有轉(zhuǎn)機?!靶聸觥倍置鲗憰r令,又暗寫心情,一語雙關(guān)。時至中秋,天氣轉(zhuǎn)涼,而蘇軾的內(nèi)心更為凄涼。同時,古人常以“秋”代指一年,此處進一步以“涼”代“秋”,也就是感慨人生還有多少悲涼時光呢?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鼻耙痪鋸木皩懫?包含諸多傷感意象:中秋之夜,颯颯秋風,片片樹葉,風聲、葉片被風吹動的聲音充斥廊廡。此情此景,縱是平和安定之人恐怕也會生出感傷,更何況是被貶的蘇軾呢?“看取眉頭鬢上”則是在感慨人生短促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慨自己年事已高??慈〉氖恰懊碱^”的皺紋,“鬢上”的花白。詞意至此,已集合了幾乎所有的傷感元素:被貶的命運、秋夜的新涼、年邁的憂傷。在被貶的那年中秋,蘇軾對著似乎和他一樣孤獨的月亮,愁思百轉(zhuǎn),這一切,都讓蘇軾陷入了深深的悲涼:前途黯淡,再無光亮。
下片借景抒情,感慨人世的險惡。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睂懙氖亲髡弋敃r的處境,“酒賤常愁客少”是說酒常有而客少來,抒發(fā)世態(tài)炎涼之感。世人多是趨炎附勢,自然很少有人與被貶的蘇軾結(jié)交。而此時更感孤獨的蘇軾是多么渴望朋友!朋友可以分擔他的苦惱,可以撫慰他心頭的創(chuàng)傷??墒?往日的朋友已在地域上或心靈上遠離,自己再也難交摯友。在人人團圓的中秋,他發(fā)出了對友人的渴盼。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烏臺詩案”受蘇軾牽連被貶的人太多,而蘇軾也因此不愿連累友人,所以絕少與故人交往,這里的“客少”也可以理解為指當時的實際情況。“月明多被云妨”寫的是眼前景,同時又有更深的內(nèi)涵?!懊髟隆毕笳髟~人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但才高自有人妒,月明自招云遮。“云”是遮擋明月的,指的是奸佞小人。在明月與浮云的矛盾中,抒發(fā)了詞人對群小當?shù)?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的憤懣。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既承上句寫出詞人的孤寂,又點出了“中秋”這個時令。中秋是“今夜月明人盡望”,而蘇軾惟獨自照孤光。有記載說這首詞下原有注釋“寄子由”,可見蘇軾此詞是在中秋之夜寫給其兄弟蘇轍的。在蘇軾的《赤壁賦》中曾表現(xiàn)出曠達超脫的境界,而此時,蘇軾顯然沒能擺脫塵世的痛苦,蘇軾渴望著與兄弟一訴衷腸。月圓人圓之際,詞人懷著仕途失意的痛苦,遠離家友,凄然把盞,北望汴梁。但悲憤之余似乎還在呼喚:“誰與共孤光”,誰能理解我,誰能幫助我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呢?可見蘇軾再被貶沉淪之際依然心系朝廷,渴望能有機會報效祖國。
可以說,整首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感傷低沉的,因為蘇軾在被貶之后,不可避免地生出消極沮喪。但從“誰與”和“北望”中又能看出低沉中的昂揚,感傷中的追求。
(張占周 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 064001)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09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