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俊 王 云
摘 要 本文旨在對旋轉黏度計檢定過程中,影響檢定準確度的各種誤差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檢定誤差的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黏度計 檢定 誤差
中圖分類號:TH71文獻標識碼:A
旋轉式粘度計是用于對油漆、涂料、油脂、食品、藥物、膠粘劑等各種流體的動力粘度來進行測定的。我們在對旋轉黏度計的檢定過程中就對如何提高檢定準確度,降低各種因素對檢定結果的影響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現(xiàn)介紹如下:
1 標準黏度液溫度的影響
我們一般使用的標準粘度液都是牛頓流體,它的特性就是黏度值會隨著溫度的高低而產生變化,溫度越低黏度就越高,我們在實際檢測中證明:當粘度液的溫度偏差±0.5℃ 時,其中一些標準液體的粘度值偏差就會超過5%,(如:GBW13607標準粘度液)即溫度升高, 標準粘度液的粘度值就會下降。所以在檢測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要將標準黏度液的溫度恒溫在(20±0.1)℃內,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2 轉子外筒的影響
一般的旋轉粘度計分為單筒式旋轉粘度計和雙筒式旋轉粘度計。在對雙筒旋轉粘度計檢測時要先仔細閱讀儀器的說明書,因為不同的轉子(內筒)都配備有相應的外筒,如果選擇不當那么檢測出來的標準示值就不是真實的示值。但對于單筒旋轉粘度計來說,在其原理上是要求外筒半徑的選擇應是無限大的,可是我們在檢測的時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在檢測時一定要按照說明書上推薦的方法來選擇合適的容器外筒。
3 轉子上污物的影響
使用中的旋轉黏度計大多數(shù)轉子上附有污物,因此,檢定前必須用丙酮、乙醇或航空汽油進行清洗。然后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晾干后方可檢定。如果轉子上粘有測油漆或膠粘劑,清洗時不要用金屬刀片刮劃轉子及外筒,因為刮劃時容易使轉子和外筒表面產生刮痕,這也會帶來測量誤差。
4 轉子和轉速選擇不當所產生的影響
旋轉黏度計是采用刻度盤加指針的方式來讀取數(shù)值的,它的穩(wěn)定性及讀數(shù)偏差綜合在一起時應有0.5格,但是如果讀出來的數(shù)值偏小時(如:10格附近),那么所引起的相對的誤差值就會在10%以上。
如果我們選擇了合適的轉子和轉速,使示值讀數(shù)控制在50格左右,那么它的相對誤差就可降低到1%。但是如果示值讀數(shù)在90格以上,就會使游絲所產生的扭矩過大,比較容易產生相應的蠕變,損傷游絲,所以我們在檢測旋轉黏度計前一定要正確選擇好轉子和轉速后再進行檢定。
5 轉子浸入標準黏度液深度的影響
轉子浸入標準黏度液時的深淺直接影響扭力的大小。造成示值誤差。因此,檢定時一定要按照轉子上的刻線浸入標準黏度液。
6 頻率的影響
我們國目前的供電頻率為50Hz.±5%對于國產旋轉黏度計來講,其頻率一般為50Hz,在檢定時則不需要進行頻率修正。但對于日本和歐美等國家生產出的旋轉黏度計來講它的頻率一般都是在60Hz,對于這種旋轉粘度計檢測前必須要進行頻率的修正,否則將無法檢測出正確的示值誤差。修正公式為:實際粘度=指示粘度×名義頻率÷實際頻率
7 標準液中氣泡的影響
我們將外筒注入標準粘度液時或轉子浸入標準粘度液中時往往會產生氣泡,應將標準黏度液注入外筒后放置在恒溫槽中進行24小時的恒溫,以此讓標準黏度液中的氣泡慢慢消失。轉子在放入外筒里的標準黏度液時往往也會產生大量的氣泡,一般轉子在旋轉一段時間后一大部分的氣泡會上浮消失,但是往往附在轉子底部的少量氣泡是無法消除的,粘度液中的氣泡也會直接影響到測量數(shù)值的準確性。因此,我們把轉子傾斜緩慢地浸入粘度液中這樣會控制底部氣泡的產生,使檢測的數(shù)值更加準確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8 其他需注意的問題
(1) 檢定時要調整旋轉黏度計的水平泡,使其處于水平。一般我們在檢測時是要更換轉子和調節(jié)轉子的高度的。這樣一來水平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所以在整個檢定過程中要時時刻刻注意水平泡的變化,進行及時的調整。
(2)帶有轉子保護架的旋轉黏度計檢定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安裝好保護架,否則會引起較大的測量誤差。
9 結束語
用高質量的標準儀器裝置也為我們的檢定工作提供有力保證,因此標準儀器必須要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的規(guī)程來進行定期計量檢定,這樣可以確保標準儀器在有效地周期內的示值準確度,準確的進行量值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