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蔭
第一次吃蘿卜絲(音同“?!?,是大姐到縣城時,特意從百里之外的杉陽背來的,那是她親手腌制的美食中的一種。在此之前,別說沒吃過,就是聽都從沒聽到過。
杉陽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永平當時的經濟重鎮(zhèn),南來北往的商賈馬幫總會從外面帶來各種新鮮的事物,故而杉陽的美食小吃至今仍然品種豐富,獨具一格。那時絡繹不絕的商賈馬幫,日日長途跋涉,鮮菜不易保存,于是咸菜大行其道,而且越做越精。以致沿途大大小小的村落里,咸菜成了大人孩子們閑暇或勞動途中的零食,成了評價主婦的標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上好的腌咸菜手藝,甚至成了姑娘能否找到好婆家的條件。當然,杉陽蘿卜絲到底是外來之物還是本地特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在杉陽婦女的手中成為了經久不衰的一道美食,四季芬芳,月月可食。
杉陽蘿卜絲的制作時間都是在臘月殺年豬的季節(jié),因為這些日子,家家戶戶都有一盆豬油渣,這是腌制蘿卜絲的一樣重要食材。有了油渣,不等它變哈喇,便將曬干備好的干蘿卜絲發(fā)水搓洗干凈,稍晾一下,放進大盆里拌上米粉或面粉和勻。接著倒入油渣,放入辣椒粉、五香粉、草果面、花椒面、食鹽、姜絲、白酒再次和勻,即可入罐。入罐時要一把一把像墻那樣將拌好的食物塞實,但不得塞滿,填充物快齊罐頸時要留有一定空間,以便放入些洗凈的玉米殼并橫上幾只筷子做擋欄,再把罐口倒扣入半盆清水中即可。需要特別小心的是,每天都要更換盆里的水,以保持罐口清潔,如此便可常年保存。
個把月后啟封,蘿卜絲的色澤金黃紅潤,香味撲鼻,誘人口舌。挑一碗出來放入油鍋里煎熟,香辣、綿軟、酥脆,葷素兩全,特別鮮美。再備青菜一碗,米飯一碗,便是一餐愜意的飯食,夫復何求?
口中每每嚼食著大有鄉(xiāng)野靈性的蘿卜絲,我的心底總會不由自主地升騰出一絲溫暖和滿足,蘿卜絲盡管生在農家,卻不乏靈動的韻致,但愿它的香辣,能濡染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