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仙慶
單位樓下有一個報箱,辦公室小吳負責每天取報紙和郵件。星期一小吳取回報紙,對我說:“這里有封舉報信呢?!蔽艺谔顚懸环莶牧?頭也不抬道:“送錯了地方吧,我們單位又不是紀委或檢察院,舉報什么呢?”
我填好了材料,隨手翻看今天的報紙,在一疊報紙中間看到了這封舉報信。這是一張白紙粘制而成的信封,上面沒貼郵票,沒有收信人,也沒有落款,只有三個用黑筆描粗的大字:舉報信。我拆開信封,里面是半頁白紙,上有工工整整的幾行字:
尊敬的城管領導:你們好,××路××處在蓋大樓,每天都有大卡車往外運泥土,但是司機不講文明,總是撒下很多泥土,將馬路弄得很臟,請求你們制止。
我笑著將信丟在一邊,心想這可能是工地附近某個閑著沒事的居民寫的吧。舉報信中反映的情況我們是了解的,這是一個重點項目工程,每天的土方運量很大,有些拋撒滴漏在所難免,待會兒我們與工程方聯(lián)系一下,讓他們注意一些便是了。
然而,令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小吳又收到了一封舉報信。我拆開一看,依然是同樣的字跡和同樣的內容。很顯然,工程方尚未重視此事,沒有及時采取相關的整改措施。
我想可能是他們的負責同志手頭上的事多,一時沒能忙到這方面來,或許明天就會有所改觀的。
出乎意料,第三天,我們仍然收到了同樣的舉報信。我們只得驅車前往工地現(xiàn)場。果然,在那段路上,拋撒情況確實很嚴重,已有十幾名身穿紅色馬夾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在清掃路面,大家揮舞著掃帚,塵土飛揚到幾丈高。我們找到了工地的相關責任人,給他下發(fā)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對方表態(tài),一定予以改正。
我們本以為此事將就此了結,沒想到,第四天,第五天,我們又收到了同樣的舉報信,還是同樣的內容。
雙休日過后上班,小吳一下子又取出了三封舉報信,這已是第十封了,舉報人連雙休日都算上了。望著這十封舉報信,大家的心情一時變得沉重起來。一邊感嘆這位舉報人的執(zhí)著和頑強,一邊又為我們制止這起違章行為的不力感到遺憾和無奈。我們只能按照執(zhí)法程序,口頭警告,責令整改,最后給予相應的處罰。這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能否真正達到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最終還是得由對方的整改程度來決定。
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卻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這個如此鍥而不舍的舉報人到底是誰?
帶著疑問,這天早晨,我故意提早去單位,剛走近單位,透過樹木稀疏的枝葉,正好看見一個小小的瘦瘦的身影站在報箱前。我一個跨步走上前,發(fā)現(xiàn)竟是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男孩小心翼翼地將一個信封投進報箱,剛轉身,突然看見穿著制服的我站在他身后,很是驚慌。男孩也就八九歲的模樣,膽怯地望著我。我心中一顫,輕聲問道:“你的信我們都收到了,而且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可惜效果不是很好。不過請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將此事解決好的??墒?你能告訴叔叔,你為什么要寫這么多的舉報信呢?”小男孩仰頭打量著我,似是從我的眼中讀出了信任和鼓舞。男孩的眼睛漸漸地潮濕,他抹了下眼,說道:“是因為我的媽媽。我媽是名環(huán)衛(wèi)工人,一年四季都在大街上忙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水。夏天,火一樣的太陽把媽媽曬得像黑炭一般,身上的衣裳汗?jié)竦脧奈锤蛇^;秋天,路上落滿了樹葉,前面剛掃過,后面又落下,長長的馬路媽媽要一刻不停地掃;到了冬天,每天天不亮,媽媽就得開始工作,刺骨的寒風像刀子似的,媽媽本就粗糙的臉被凍爛了,雙手布滿皴裂的口子,一碰就流出殷紅的鮮血。特別是下雪天,馬路上的雪經車碾人踏,凍得像鐵塊一般,媽媽就得一塊一塊地砸。一天班上下來,媽媽的胳膊累得抬都抬不起來,腫得碗口一樣粗……看著媽媽這么累,我真的好心疼,我真的好想替她去掃。這家工地運土,弄得滿地都是泥土,極難清掃不說,而且會揚起厚厚的灰塵,這條路上車子又非常的多,是很容易出事故的,去年就有兩個掃路的奶奶被汽車撞傷了。我的爸爸生病去世了,我真的不想媽媽再出什么事……”
上午上班時,我與同事們再次來到工地現(xiàn)場,我拿出了男孩的十一封舉報信,并且復述了男孩的原話,工地的幾名負責人深深地低下了頭。最后,一位負責人抬起頭,口氣堅定地說道:“請你們放心。也請你們轉告那位小男孩,我們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渣土出運前一定沖洗車輪,遮蔽車篷,保證不再拋撒一粒泥土。”
此刻,只見他的眼中,與我們一樣,閃爍著點點溫情的淚花!
摘自《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