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廣東省教育廳從2009年開始建立廣東省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白皮書公報制度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書》家長知曉制度。按照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同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要求,2008年,在教育部《標準》數(shù)據(jù)管理中心和廣東省教育廳數(shù)據(jù)管理聯(lián)絡員辦公室的領導下,我省21個地級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和落實《標準》測試數(shù)據(jù)上報工作。今年7月8日,省教育廳公布2008年廣東省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白皮書。白皮書數(shù)據(jù)表明,我省在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體能素質下降的趨勢得到有效的控制。今后幾年我省將繼續(xù)加大學校體育改革力度,到2012年實現(xiàn)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中小學生率先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的要求。
2008年廣東省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白皮書主要內容如下。
一、2008年廣東省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情況及總體評價
(一)實施情況
廣東省學生體質健康數(shù)據(jù)管理中心根據(jù)各地上報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08年全省上報《標準》的中小學校中有效學校數(shù)8545所,其中中學及中職學校2309所、小學6236所、有效測試學生達8,001,886人,其中高中978,323人、初中2,385,593人,小學4,637,970人,其中男生4,262,806人,女生3,739,080人。
(二)總體評價
2008年廣東省中小學生《標準》測試結果總體等級評價合格率88.24%,其中優(yōu)秀率7.90%,良好率46.03%,及格率34.31%,不及格率11.76%。
1.身體形態(tài):2008年廣東省中小學生身體形態(tài)總體等級評價正常體重率30.58%,較輕體重率48.06%,營養(yǎng)不良率11.92%,超重率4.45%,肥胖率5.00%。
2. 身體機能:主要指標是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和臺階試驗。2008年廣東省中小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及格率為72.25%,臺階試驗及格率為90.68%。
3. 體能素質:包括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及靈敏素質等指標。2008年廣東省中小學生反映速度素質的50米跑合格率86.63%;反映力量素質的握力體重指數(shù)合格率88.48%,投擲實心球合格率83.31%,立定跳遠合格率87.94%;反映耐力素質的男1000米/女800米跑合格率81.49%,跳繩合格率92.17%。反映柔韌素質的坐位體前屈指標合格率94.58%。
二、我省實施《標準》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主要措施
《標準》是國家對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一項制度,也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一項措施。近年來,我省為了抑制和扭轉學生體質特別是體能素質下降的勢頭,采取了以下的主要措施:
1. 推行《廣東省中小學生體能素質評價標準(試行方案)》
抓好體育課教學,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省教育廳于2006年12月頒布了《廣東省中小學生體能素質評價標準(試行方案)》(以下簡稱《體能標準》)。明確規(guī)定每一節(jié)體育課中必須有體能鍛煉時間,規(guī)定學生體育課成績中必須有體能素質內容。通過提高體育課中學生身體鍛煉的質量,全面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試行兩年來,學生體能素質情況有好轉的跡象。以中學為例,2008年學生《體能標準》成績均比2007年好,這表明學生體能素質有所提高。
2. 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下稱中考體育)
中考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我省開展中考體育的經驗表明,它是一項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為了貫徹實施中央7號文和粵發(fā)22號文要求,2007年開始,我省中考體育從原來占中考總分的5%提高到8%。兩年來全省學生各項體育考試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考體育對提高學生體能素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 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
為了確保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我省從2003年開始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試點工作。2005年,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全省范圍推廣大課間體育活動,2007年把大課間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計劃中,作為學生每天鍛煉時間。
2008年,以北京奧運會為契機,開展了夏令營以及冬季長跑等各種形式的陽光體育活動。在2008年一年中,就組織了大、中、小學生體育賽事74項(其中大學生單項賽事14項,中、小學生單項賽事60項),參賽學生達11.3萬人,遍及全省120所高校和21個地市的中、小學校。
(粵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