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震 左仁祥
計算機基礎教育是信息化社會的需要,也是各學科發(fā)展的需要。在計算機科學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高職學校如何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需要的高質量的人才,是其面臨的新問題。
考試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借助考試手段,可以全面、客觀地衡量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茖W的考試方法對建立先進教學理念、設置合理教學內容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一、現行的考試模式存在的缺陷
1.對考試目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學生學習是為了考試,教師批改試卷只是為了評價學生成績,這都是對考試的錯誤認識。教學管理者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學校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就不能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考試方式單一
目前計算機基礎考試主要有筆試和實驗這兩種方式,筆試適于考核共性的內容,因此筆試難以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而實驗考核主要是通過電子作業(yè)來進行評定,其弊端在于不能杜絕部分學生的抄襲現象,造成了實驗考核的有名無實。
3.考試內容不合理
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猛,當前計算機基礎考試中存在著考試內容陳舊、知識老化的問題;同時考試內容局限于教材,沒有突出應用性,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
4.考試題型不合理
教師為了閱卷方便增加客觀性試題的比例,易于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和拓展思維的綜合思考題、分析論述類試題則比例減少。
二、關于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模式改革方案的探討
1.明確考試目的和任務
考試是教學評價的手段而非目的,考試的基本任務是測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目的在于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因此考試改革中要堅持“以應用能力為核心”的理念,通過多形式的考核方式、豐富的考試內容,達到對學生知識、能力的綜合考察。
2.考試標準要細化、量化
應該在考試大綱中,制定相應達標標準,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實行60分及格制。計算機基礎課程可以規(guī)定考試中包含哪些內容、各占多少分,如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占15分、操作系統應用占20分、office 辦公軟件應用占30分、網絡基礎占10分等等。詳細的量化標準可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教師也容易評定成績。
3.考試方式多樣性
考試可以采用閉卷筆試、實際操作等多種方式,每一種考試方式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除了紙質試卷外,計算機基礎應增加實踐分數比例,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有條件的學??梢砸M或開發(fā)專用的網絡考試軟件進行網絡考試,這種方式可隨機出題組卷,學生現場操作,計算機根據學生的操作過程及結果自動評分。這樣不但考察了學生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應用知識的能力,也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實際動手能力,體現出考試的公平公正性。
4.考試內容和題型的改革
高職計算機基礎學習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操作使用能力,更要通過學習提高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必須增加題型設計的靈活性,多出一些綜合思考題、分析題、應用題,使得整個考核既突出教學中的主要知識點、難點內容,又具思考性和實踐性。
考試的改革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所以,教師要樹立以“能力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積極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推進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
(作者單位:江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