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晗
9月10日晴
夜幕垂下,銀月當(dāng)空。
我提起二胡,坐在陽臺上。聆聽這世界在喧鬧了一天后究竟想說些什么。其實夜晚的寂靜并非全然無聲,那是由一種如泡沫般細膩、薄紗般綿密的聲響所編織而成的。幽幽琴聲隨著空氣的存在,比醇酒更迷人,比鮮花更芳香,蕩漾在我心中,不逝,猶如那些它與我同行的日子。
記得初上二胡課,在老師的指點下,我極力保持姿勢,緊捏弓子,貼著琴筒輕輕試拉,隨之發(fā)出微不可聞的共鳴沙啞而沉悶。老師笑著說:“要用力貼著琴筒拉——”倏然,一道清晰明亮的空弦音撲入耳簾,循環(huán)往復(fù),甚是干脆。我點點頭,緊抿嘴唇,稍加氣力——果然,一道不加裝飾的音符橫空出世,較先前飽滿很多。人生第一堂二胡課。僅是簡單的空弦音及節(jié)奏練習(xí),那似永無止盡的音符稍飾以韻律,配上老師的主音旋律,充滿了樂趣。盡管依舊是拘束的姿勢,干澀的琴聲,但這終究是我的第一次,滿載著謹慎快樂的第一次,必將定格成永恒的回憶。
有一次老師教《梅花三弄》,特意叮囑:“手要沉穩(wěn)有力,不能松懈?!蔽易⒁曋蠋煹膭幼?,伴隨著冗長的音符,心中躍躍欲試。然而,原本滿心期待的顫音卻被可怕的噪音取代,如一個喊破了喉嚨的孩子,每一聲,都嘶啞得可怕;每扯一下,都痛徹心扉。那天,在回家路上,心里浸滿了失落。眼里的淚水又咸又苦,悲傷和忿怒同時激發(fā)心中的執(zhí)念:這是學(xué)藝必經(jīng)的一道坎,一定要克服!回到家,我懷著滿腔熱血再次嘗試,甚至在弦上貼起標(biāo)簽,如此閉門造車的結(jié)果真是奇跡,聽著盡管內(nèi)弦的聲音仍然沙啞,但已能稱之為音符,我不禁莞爾:這道坎,我終于跨過。
那次學(xué)G調(diào),因為不知把外弦的“5”當(dāng)成是“2”在老師面前鬧出的笑話,雖然那是我全然不懂樂理的原因,卻也是我獨自摸索在音樂世界的最佳證明;記得從老師手中接過沉甸甸的十級考級證書時,心中滿是激動,隨著那絲絲的安慰,我知道,這是我奮斗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所取得的最好獎賞。
想到這里,我輕觸琴弦,隨著弓的擺動,發(fā)出純粹的音符,不加裝點的華麗,不加妖嬈的炫技,這種二胡最本質(zhì)的聲音,打動我心房的最初始聲音。在這月夜中,就像古代深閨里的美人,纏綿不盡,繾綣在夜空中,猶如那點點繁星,刻骨銘心,正如那些二胡與我同行的日子,一世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