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鵬
摘要對于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各國長久以來束形成通說,新一元論之產生始于對二元論說的批判,試圖用“單一權利”來作為基礎來構筑區(qū)分所有權制度,本文結合建筑物之物之特點結合一物一權原則和所有權權能學說,予以分析論證。
關鍵詞新一元論唯一權利一物一權
中圖分類號:DF521文獻標識碼:A
新一元論說(享益部分說)之產生始于對二元論說的批判,試圖用“單一權利”來作為基礎來構筑區(qū)分所有權制度,但是,關于此“唯一權利”之內容如何。學說上經歷了兩個階段的見解,本文結合一物一權原則和所有權相關理論,論述如下:
新一元論說拋棄了關于專有部分和共有部分的區(qū)別。而將此二者予以合并形成“享益部分”。以該“享益部分”為一單位標的所設定的權利即為區(qū)分所有權。此在享益部分上所設定的所有權,于性質上為一種全新的物權。該說主張者認為。作為二元論說之專有部分,其存在僅僅是“抽象空間”,而非物質性對象。關于共同部分,其批判道,如依二元論說見解,即將公用部分作為專有部分的從物予以把握。且肯定公用部分的永續(xù)性,那么專有部分和共有部分的差異將因此而不存在。基于此種批判。新一元論說即嘗試以“單一權利”作為基礎來構筑區(qū)分所有權制度。即認為新一元論說為從各區(qū)分所有者所認許的“諸項權能”中派生出來的一項“唯一權利”,此學說上乃經歷了二階段的見解。它雖由具有不可分之關系的專有部分和共有部分所有構成。但“享益部分”是其成立基礎,故其僅為一個權利,從而,享益部分上的這一權利,作為法國法上之財產權,及是一項全新的“新型物權”。
首先“享益部分”否認了二元論說認為專有部分僅僅是“抽象空間”即在由構件所圍成的空間作為客體,筆者認為所有權屬于物權,所以其客體必然為物,而物必將能為人所以認識控制并能夠利用。而將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客體抽象為空間,對于空間是否為物存在巨大疑問。其次,空間一般都必須為有體物所圍成。如杯子通過一定的材料,構成可以容納一定液體的空間,難道此空間為所有權的客體,而不是杯子本身?再抽象的空間。其間必定有人們所能利用控制的物質??臻g中至少充滿了各種氣體。而這些氣體就是能為人們所利用的物質。如碳酸飲料和其它飲料的區(qū)別。就在于其間有coz這類氣體,在震動后,飲用時會產生氣體。如果沒有此類物質,那么也就不能和其他飲品相區(qū)別了。那么在建筑工程技術中此點應用在一類的加氣混凝土中。簡單的講就是在砼中加入一定量的發(fā)泡劑,利用砼在凝結硬化時所產生的熱量,將氣體放出,充滿砼內部微烈縫。就像震動可口可樂其瓶壁的抗壓能力增強。所以利用的不是空間,而是空間中的物質,或者是形成空間的物質。所以將客體抽象為人們所難以認識、不能控制的抽象“空間”。筆者認為是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
其次,新一元論試圖用“單一權利”作為基礎來構筑區(qū)分所有權制度,筆者認為這是一物一權原則所要求的。但是,新一元論,雖然是將所有權進行區(qū)分,沒有將所有權抽象權能來充分利用,同時仍將建筑物進行分割,而沒有將建筑物功能加以利用,從而產生“立足于集團性利益予以調整之上的,人際關系很濃的一種物權。”產生個人利益與集團利益之間的矛盾。雖然區(qū)分了由專有部分和共用部分構成。但以享益部分為其成立的基礎。就是說仍然將個單獨專有區(qū)域為基礎而公用部分僅為其從屬地位。筆者認為這仍然是將建筑物進行了物理屬性上的劃分。而也將共同部分作為從物來對待。筆者認為作為“單一權利”的產生,就應該將建筑物作為“一物”來對待。無論是專有部分還是公用部分,都是建筑作為“一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通常認為的公用部分,以樓梯為例,樓梯提供的是縱向的交通構件,如果沒有專有部分就成了空中樓閣,根本不能使用,換一個角度,樓梯又用有獨立性,如果專有部分沒有所有人,那么樓梯并不因沒有專有部分所有人而不必存在。例如上人樓面的通行樓梯,提供的是供人維修等事項而通往樓面的縱向交通功能。不應專屬于該層專有部分的所有人,也不從屬于專有部分而獨立存在,再例如是基礎,其主要功能是將上部荷載均勻的傳給地基,是提供生活、生產為根本目的的基本構件。所以,將建筑作為“一物”,是“單一權利”的基礎,另外,此“一權”就應指所有權,我國雖然采用的是列舉主義的方法定義出了所有權。但是并沒有將所有權的權能作為簡單的相加。而是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所有權的權能雖然和物的用途相聯(lián)系,但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所以對于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中的單一權利,筆者認為就應該是所有權,只是在具體區(qū)分建筑物的功能后,對專有部分和共用部分的所有權的權能予以區(qū)別,即根據(jù)建筑物的功能來區(qū)分所有權的權能。
綜上所述,在以新一元論的基礎上建立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制度,適合于一物一權的基本理論,但是對于“唯一權利”的構件就需要從所有權的權能與建筑物的功能兩方面綜合考量,以建筑物的客觀存在為基礎。只分隔不分割,以功能作為權能的基礎,在保持建筑物整體性的基礎上,結合所有權權能。建立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