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凱
信不信由你,判斷經濟大勢只需要看看周圍的女人就行了
經濟形勢好嗎?我們的社會繁榮嗎?回答這些問題,似乎非常困難。首先要搜尋大量的數(shù)據。比如GDP、PPI、CPI一類的東西;其實,這些數(shù)據對非專業(yè)人員,也確實太難懂了,更何況,數(shù)據還未必準確呢。
有沒有更簡單易行的方法來判斷經濟大勢?
當然有,其實只需要看看周圍的女人就行了。
時尚雜志看經濟
《花花公子》有一個英文名為“Playmate”的特色欄目,翻譯成中文,可以叫做“玩伴”。每年年底,都會由讀者選出其中的佼佼者,成為“年度玩伴”。美國學者佩蒂莊和莊格伯格分析的正是被男人們選出來的“年度玩伴”。他們翻閱了從1960年到2000年40年間的“年度玩伴”女郎,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在不同的經濟條件下,人們認為一個女孩兒是否吸引人的標準并不相同。
佩蒂莊和莊格伯格的發(fā)現(xiàn)被稱為“環(huán)境安全假說”。就是說,在經濟條件不太好的時候,男人們傾向于選擇那些更具有勞動能力的女人,認為她們有吸引力。所以,年齡偏大、個子高大、體重偏重的女人更受到青睞;如果在經濟繁榮時期,則恰恰相反,男性會選擇那些年輕、嬌小、體重輕,有姣好身材的女人。
按照佩蒂莊和莊格伯格的分析方法,伊利諾伊州大學的格里高利·韋伯斯特教授也做了類似的研究,并支持“環(huán)境安全假說”。比如,在1960年的時候,“年度玩伴”的腰臀比為0.57,這種女性,擁有非常玲瓏的曲線。而2007年的“年度玩伴”腰臀比就急劇增加了,變成了0.77,這恐怕和當時的次貸風險有關聯(lián)了。
格里高利還進一步完善了假說,他認為不僅僅體型,即使臉蛋也能反映經濟形勢。在經濟比較困難的時候,小眼睛、瘦臉頰、厚下巴的女人有吸引力,而在經濟形勢好的情況下,娃娃臉的女人更吃香,比如大眼睛、尖下巴、豐滿一點兒的臉部等。
口紅的變化
看時尚雜志了解經濟大勢,似乎是非常愜意的一件事情。不過,要是想發(fā)現(xiàn)一個不同于佩蒂莊和格里高利的理論,就不那么容易了。要知道,這兩個人的報告中可是有大量的數(shù)據和公式,要建立經濟形勢和女人身材、面孔之間的相關模型,得有些學術根底才行。
不過,還是有人能夠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
2008年“五一”那天,《紐約時報》采訪到這樣一個例子:古典音樂作曲公司33歲的銷售經理貝斯蒂,來到曼哈頓逛商場的時候,看上了一件標價為280美元的衣服,貝斯蒂認為價錢過高,在次貸危機陰影下不敢亂花錢,所以放棄了。不過,她還是想裝扮一下自己,就買了一支40美元的口紅?!都~約時報》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一個理論:口紅理論。這個理論由商人萊昂納多·勞德提出。他認為,經濟形勢較差的時候,女人更愿意買口紅。唇膏、唇線筆和唇彩的銷量是反周期的,因為女人們在經濟低迷時期選擇買唇彩之類的便宜東西來振作自己,而不是花500美元買名牌鞋。當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候,唇膏類產品的銷量是最好的。
口紅的銷量了解起來還不是那么容易,除非你是百貨公司老總,或者內衣公司的管理者。當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如頭發(fā)長短以及裙邊的長度。
頭發(fā)、裙邊的奧秘
1920年,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經濟學家喬治·泰勒就提出了一個觀點:經濟增長時,女人會穿短裙,因為要炫耀里面的絲襪;而當經濟不景氣時,女人買不起絲襪,只好把裙邊放長。在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間,這一類理論多次得到了證實。不過,隨著絲襪越來越便宜,裙邊理論不準確了。
日本人提出了頭發(fā)理論。花王公司調查了過去20年來東京和大阪街道上女性的頭發(fā),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20世紀90年代初期經濟泡沫破滅之前,20來歲年輕女性留過肩長發(fā)的達六成,但經濟低迷后,短發(fā)成為主流。自2002年日本經濟開始復蘇和擴張后,長頭發(fā)再度獲得日本女性青睞。
從女人看經濟,很香艷,也很愜意。有意思的是,這種生活化的、香艷的經濟指標,盡管帶有明顯的局限性,未必能準確預測全局經濟,卻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有時甚至能讓你的生意更順利。
比如,前美聯(lián)儲主席格林斯潘,在早年當顧問的時候,需要了解市場和經濟的景氣程度,就專門把紙箱的使用量當成經濟的景氣標準。他認為紙箱的主要功能是包裝各式各樣的商品,若紙箱的需求增加,經濟活動也是有活力的。
其實,除了和女人相關的標準之外,赴海外度假的1人數(shù)、悲劇喜劇和恐怖片的流行程度、票房收入等,都被人們看做是衡量經濟形勢的標準。
敏銳的直覺,有的時候也不亞于幾十頁的枯燥數(shù)據。
(摘自《細節(jié)》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