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嘉莉妹妹》中的象征手法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并對象征意義進行了對比。象征手法的使用及其對比的意義更好地揭示了小說的主題,突出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懸殊的現(xiàn)象及金錢的作用。
關(guān)鍵詞:象征手法 對比意義
西奧多.德萊塞在他的長篇小說《嘉莉妹妹》中運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來表達主人公的欲望與絕望、主動與被動等,而且象征意義之間的對比,使小說主題更加鮮明。通過象征意義的對比,表現(xiàn)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不同品質(zhì)及不同的社會地位。
一、搖椅是小說中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在這部小說中,有多達二十三處提到了搖椅,而且搖椅出現(xiàn)在主人公的每一個住處,甚至在嘉莉與赫斯特伍德在蒙特利爾所居住的賓館里也有搖椅。主人公經(jīng)常坐在搖椅里,而且總是在某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下,它不僅僅是一種家具,而同時預示或暗示著與主人公的心境及在其身邊發(fā)生的一切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嘉莉、赫斯特伍德及德魯埃都經(jīng)常坐在搖椅上,但嘉莉是在搖椅上坐得最頻繁的人物,有趣的是她每次坐在搖椅上都是在某些重大事件發(fā)生之后且與反映她的某種心情有關(guān)。第一次提到搖椅時是嘉莉到達芝加哥她姐姐家后,她在給德魯埃寫信時坐在搖椅上,她告訴德魯埃不要到她姐姐家去找她,因為那是一個很破舊的地方,對此她感到恥辱。這是她到達大城市后的第一次失望,但她對未來仍充滿希望。
“她將一把小搖椅拉到窗口邊,坐在那里靜靜地望著窗外的夜色”她坐在搖椅里夢想著生活有所變化。她第一次來芝加哥,雖一無所有但她年輕,她的城市生活剛剛開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她找到一份鞋廠的工作拿到第一份工資時,坐在搖椅里憧憬著,這時搖椅象征著她的生活已有轉(zhuǎn)機。在她與德魯埃一起居住的公寓里有好幾把搖椅,靠窗口的那把是她最喜歡的。每當她孤獨時便充滿期望的坐在那里,總夢想著會有好事發(fā)生在她身上。
與此相反,赫斯特伍德坐在搖椅上的意義卻是消極、逃避與失望。他在走下坡路,搖椅對他來說是一種逃避生活煩惱的地方?!胺块g里的搖椅很舒服,他手里拿著報紙,滿意地坐下去,開始讀起來”。因為他的年齡,他在紐約根本找不到工作,他想逃避現(xiàn)實,所以就一味的坐在房間里邊讀報邊搖晃。當他發(fā)現(xiàn)嘉莉離開他時,他坐下長久沒有搖晃。搖動的停止表示他某種生活的停止。他生活中唯一與他有關(guān)系的人也離他而去。
搖椅是相同的,但不同的人坐在上面時,它就象征著不同的意義。當嘉莉坐在上面時,搖椅代表希望及欲望;而當赫斯特伍德坐在上面時,它又代表失望及絕望。德萊塞賦予了搖椅相互對比的象征意義。
幾乎每次嘉莉坐在搖椅上搖晃時,她的搖椅總是處在靠窗口的位置,而且她邊搖邊深思著向外眺望,與搖椅不一樣,窗口是靜止不動的象征,它自公寓內(nèi)開向外面的世界,而外面又總是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充滿生機和活力,對嘉莉來說,身處較封閉的公寓,內(nèi)心充滿了對外界的渴望,更多的是憧憬。搖椅與窗口的結(jié)合是這部小說中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景。正如許多批評家指出的:搖椅代表不滿足、夢想,一把椅子前后搖晃,卻哪兒也去不了,這也正說明在資本主義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消費的欲望永遠得不到滿足,不管多有錢,卻永遠得不到幸福。嘉莉從一個一無所有的鄉(xiāng)下女孩,到名聲顯赫的女演員,她擁有了豪華的車、華貴的衣服、高檔的住所,但是她孤獨,坐在搖椅里唱著、夢想著,金錢并沒有給她帶來幸福。
二、衣服在小說中也有著重大的象征意義。
德萊塞通過描述人物的衣著打扮,使不同身份、社會地位的各種人物鮮活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小說一開始時,嘉莉衣著破舊、單薄,連過冬的棉衣都沒有。這說明她來自低下貧窮的家庭,屬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而小說最后通過描述她華麗的服裝,說明她已成為有社會地位的人。她前后的衣著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嘉莉看來,衣服代表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也預示著他所享有的快樂。她對衣服的理解源于她對兩個同樣陌生男人的態(tài)度。當她在火車上初次見到德魯埃時,經(jīng)過簡短的攀談之后,她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穿著很扎眼,是一套棕色隱條方格花呢裝,背心領(lǐng)口開得很低,露出白底粉紅色條子襯衫的漿硬的胸襟,雪白的高硬領(lǐng)系著一條款式別致的領(lǐng)帶。上衣袖子里露出一雙跟白底粉紅色條子襯衫料子相同的袖口,扣著大顆鍍金鈕子,上面還鑲著叫做“貓兒眼“的黃瑪瑙。手上戴著好幾枚戒指,…嘉莉只看了他一眼,就不免感受到相形見絀。她身上那套鑲有黑棉布條裝飾的藍色衣裙,她心里覺得挺寒傖。她感到自己腳上的鞋子也太舊了。就可以肯定對他不會不感興趣。從衣著上判斷,德魯埃生活富有且處于社會上層。在嘉莉心中,服裝代表一個人的地位,是本質(zhì)的東西,沒有它,德魯埃就什么都不是。
再看赫斯特伍德,當嘉莉第一次遇見他時,“他身上的衣著顯得特別新穎好看。上裝的翻領(lǐng)相當挺括,正是高檔料子獨具的特性。優(yōu)質(zhì)蘇格蘭格子花呢背心上,兩排珍珠母圓鈕扣閃閃發(fā)光。他那亮閃閃的絲光領(lǐng)結(jié),既不俗艷,但也不是不顯眼。他腳下穿的是柔軟的黑色小牛皮鞋,擦得亮度適可而止?!睂卫騺碚f,他比德魯埃更有品味,因而社會地位也就更高,是屬于芝加哥最上層社會的人。
在芝加哥,嘉莉也經(jīng)常將自己破舊的衣服與優(yōu)雅時尚的購物女士相比,她們從她身邊走過,去選購那些商場里展示的琳瑯滿目的東西,羨慕的火焰在嘉莉心中立刻升起,而這種羨慕同時也激起了她更大的欲望,她想要其它女人所有的一切。所以她好象永遠需要衣服來滿足她無窮無盡的欲望:當她在芝加哥時,她急需一件過冬的夾克衫;當她搬到紐約時,她就特別想要一件外衣;當她登上舞臺時,她急于攢些錢來買更好的衣服。對衣服她有極強的感覺來判斷其好壞。好的衣服對她來說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追求。
小說中衣服的象征意義在于區(qū)分人物的不同地位,成就及財富。人物之間的衣物對比及同一人物先后的衣物對比更好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差距。
三、劇院的象征意義及其對比
劇院在小說中頻繁出現(xiàn),它是神秘城市的縮影。在現(xiàn)實社會中,城市里有各種各樣的人,而在劇院中只有幻想存在,發(fā)生在舞臺上的一切,與艱辛的現(xiàn)實生活形成巨大反差,卻是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美好愿望。所以劇院是又一象征手法,代表現(xiàn)實與幻想之間的對比。
傳統(tǒng)來說,劇院被認為是幻想之所在,而金錢及其它商品則表示冷酷的現(xiàn)實生活。劇院里所反映的生活與現(xiàn)實生活的差異是非常懸殊的。戲劇只是人們生活的簡單化及理想化,它提供給觀眾的只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短暫的逃避。嘉莉在表演“煤汽燈下”時,看到劇院化裝室里陳列的道具,便感覺富有唾手可得,這些道具也好象變成了她幻想的美好現(xiàn)實。嘉莉記起了她在鞋廠工作時的艱辛情景,但那與眼前的化裝道具相比,似乎成了假的。她在紐約看“金礦”一劇時,立刻沉浸在劇情中,看到男女演員華麗的裝束,她認為那就是她渴望得到的最美好的生活。
劇院在小說中的意義就象一座橋,連接幻想與現(xiàn)實并與現(xiàn)實形成鮮明對比。這一象征意義及對比手法的運用,把以主人公為代表的逃避現(xiàn)實,追求金錢與享受的人們的心態(tài)刻畫的淋漓盡致;深刻揭示了生活在那個歷史時期的許多人的空虛的內(nèi)心,不切實際的幻想及對貧窮的恐懼心理。
德萊塞在《嘉莉妹妹》這部小說中廣泛使用象征手法,通過描繪貫穿主人公生活起居的搖椅,對各色人物衣著的細微刻畫及對劇院象征意義的對比,對不同人物及其心理活動生動描述,作者尤其凸顯主人公在不同時期微妙的心理變化,使嘉莉的個性特征——無法控制的本能和永無止境的欲望——躍然紙上;他的小說不僅具有生活真實感,而且還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一個歷史時代。
參考文獻:
【1】龍文佩. 《德萊塞評論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2】羅選民主編.《英美社會與文化》(上冊)。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
【3】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成明編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作者:
趙立武衡水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