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他總是想起隨家人去看職棒聯賽的那個春天的晚上,他們穿過一個鉆石形的場地,在出口看到了一個人。在這個八歲孩子的眼中,沒有誰比這個球星更偉大,更完美,更值得崇拜了。他努力地抬起腳步朝他走去,鼓足勇氣,請他給他簽名,結果怎么也找不到筆。后來,他哭了很久,八歲的他意識到不僅沒有弄到球星的簽名,其他素質他也缺乏。生活給了他一次考驗,而他發(fā)現他在各方面都不及格。于是從那個晚上開始,無論走到哪里他都帶上一支筆,使它成為一個習慣,沒有任何用途和安排,他只是不想沒做好準備。如果你的口袋里有一支筆,總有一天你會去用它的。是的,他就這樣成了一名作家。
他就是我最喜歡的美國當代作家保羅·奧斯特,每一個人成為作家都是有原因的,而發(fā)生在奧斯特八歲時的這件小事令我感到了一種真正的震憾。一個人的成長,有理想有追求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當作一種考驗,當作一種心靈的養(yǎng)份,用自己的一輩子來一點一點地吸收和消化,就像一個細微的光斑,它會慢慢地透過黑暗,一點點地集合,擴張,延續(xù),從而使它成為滿天璨燦的云霞。
我想,一個年輕作家的成長就應該是這樣的吧。
——易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