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輝
這幅非常普通的照片(圖一)是新中國成立不到半年,在嘉興縣農(nóng)村拍攝到的,隨著社會發(fā)生翻開覆地的巨變,這幅照片也變成了“名作”。
1950年初春,我剛進《浙江日報》工作時,社長陳冰同志,交給我一臺老式的折疊式照相機,要我到農(nóng)村去采訪。臨行之前,他再三告誡我:“這臺照相機是從日本鬼子手里繳獲來的勝利紀念品,是譚(震林)政委贈予我工作上用,因此你使用時萬萬要當(dāng)心?!蔽医舆^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傳家寶”后,當(dāng)記者第一次下鄉(xiāng),拍的第一張照片就是老雇農(nóng)葉根土一家的“全家?!薄_@幅照片以后產(chǎn)生了“傳家寶”的報道。
那天早晨,我到浙江省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杭嘉湖地區(qū)嘉興縣農(nóng)村采訪,路過七星鄉(xiāng)二村村口時,忽然聽到一陣動人的歌聲:
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qū)的人民好喜歡……
我循聲細看,原來是兩個穿破爛衫的孩子,在曬場上蹦蹦跳跳地唱歌。他們穿的是用破布舊絮拼命成的衣服,腰間還扎一根繩子,以防破布舊絮一塊一塊掉下來。見此情景,我心里很難過,但我想:我們黨一定有力量使翻身農(nóng)民擺脫貧困。因此,我急于想給他們拍一張照片,把舊社會給他們帶來的深重苦難記錄下來,讓他們長大后能看到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也能使后人了解舊社會是怎樣一副爛攤子。未料這時,孩子的父母從屋中出來,我就干脆提議給他們拍一張“全家福”。在拍攝中,我才知道這一家的主人叫葉根土,是雇農(nóng)。他的妻子叫高阿二,桂風(fēng)、興富、興友是他們的孩子。于是,我就把這張照片夾在自己的筆記本里,盼望這戶人家有朝一日過上幸福生活之后,再去采訪他們……
1954年秋后,我意識到葉根土一家可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開始了新生活,便專程趕到七星鄉(xiāng)。到鄉(xiāng)里一打聽,葉家早搬走了,而且不知去向。此后我多次到七星鄉(xiāng)打聽,終于有一次碰上一位老太太,她告訴我,根土是從小逃荒來嘉興的,解放后,他攢了點錢,帶著全家回黃巖原藉去了,后來,我趕到黃巖,通過許多基層干部分頭尋找,終于在1959年9月,找到了葉家。當(dāng)我再見到根土?xí)r,他們一家當(dāng)年貧困的影子全無了。我拿出當(dāng)年的“全家?!闭掌?,他們看了半天都不敢認那上面站的是自己一家。我乘興拍了葉家的“新全家?!薄?
這張照片引起《浙江日報》總編輯于冠西的興趣,親自為照片擬了標題—《一戶人家十年間》并配上一首詩。照片發(fā)表后,受到讀者的好評。
1962年9月5日,我收到葉根土的一封信,請我參加他大女兒的婚禮。看完信,我感到莫大的欣慰:這不是一般的喜事相邀,而是一個翻身農(nóng)民要我這個記者去看看他們今天的新生活,新景象。為了表達和這位農(nóng)民同樣的愿望,我?guī)е兑粦羧思沂觊g》照片作為禮物來到根土家里。葉根土拿著這件禮物連聲說:“這是我家的寶啊,用鈔票也買不到!”
女兒出嫁那天,根土把這組照片作為女兒最珍貴的陪嫁品,囑咐她不要忘記過去,不要忘記黨的恩情。這感人肺腑的新事,后來成了我拍攝《陪嫁的“傳家寶”》這幅照片,被中國人民革命歷史博物館收集去,作為翻身農(nóng)民的歷史資料珍藏起來。
粉碎“四人幫”,在興奮之中,我為他們拍了30年后的“全家福”,并作了《一曲難忘30年》的報道。
1984年9月1日,在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之際,我又在《浙江日報》發(fā)表我的跟蹤攝影《歷史的一頁》的圖片通訊,反映葉根土的大兒子葉興富在生活、政治、思想上的變化。這組照片見報后,《中國日報》《人民日報》等報刊先后轉(zhuǎn)載,并加了編者按,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陳法文也為我的這篇通訊寫了評論。
1987年春節(jié)過后,我就著手準備《第40個春天》的報道材料,是反映當(dāng)年葉根土手中抱著的小兒子葉興友一家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進行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經(jīng)歷。后來,這一組題為《一戶人家40年》的攝影報道,由《浙江日報》副總編輯寫了《歷史的見證》的評論一并發(fā)表。
從此以后,我每過5年對他們報道一次。15年內(nèi)又完成了《女主人》和《興友走上致富路》以及《一戶人家60年》《幸福花兒朵朵開》等十多篇報道。他們的“全家?!闭掌狭恕把胍暋贝汗?jié)晚會現(xiàn)場直播。以后,在“藝術(shù)人生”欄目作了介紹。
到目前為止,我對這戶人家已跟蹤采訪200多次,積累了大量資料,已經(jīng)完成了葉根土三代人的報道。近日,開始報道葉根土的第四代子孫進上海讀大學(xué)并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情景。
60年,我用手中的鏡頭真實記錄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農(nóng)民的生活變遷,我一直追蹤報道葉根土一家的生活,經(jīng)歷解放、改革開放。深刻地反映了新中國的翻身農(nóng)民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奔向小康生活的生動情景,記錄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前進的歷史。(作者單位:浙江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