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龍
如果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不應該藏在心里,應當大大方方地向知心的人兒傾訴,這是無數(shù)人解決煩惱的靈丹妙藥。然而近日,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朋友之間苦水倒得過多的話,對于解決問題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甚至會導致焦慮和抑郁等情緒問題的產生。這就好比中國的一句成語——火上澆油。
美國密蘇里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共同反芻”來形容過分沉迷和討論同一個問題的行為。心理學家表示,“共同反芻”在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當中非常普遍。她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為什么他不打電話來”、“我該和他分手嗎”之類的情感問題。而短信、電郵等現(xiàn)代溝通手段,更是大大方便甚至強化了女性朋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對此,專家鄭重其事地警告說,“共同反芻”行為帶有潛在的傳染性,將會導致不健康的情緒在女性朋友之間互相傳染。曾在《發(fā)展心理學》期刊就“共同反芻”發(fā)表論文的密蘇里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阿曼達·羅斯指出,“共同反芻”與“分享”在本質上截然不同,后者能夠促進正面的情緒和健康的友誼。女性原本就比男性容易抑郁和焦慮,而“共同反芻”會將女性困在負面的思維模式中無法自拔。不過,“共同反芻”也可能會加深友誼,而這種親密友誼對于人加強自信也有好處。男性朋友之間這種感性的對話發(fā)生得比較少,而且也不會加重他們焦慮或者抑郁的情緒。
羅斯說:“當女孩們互訴心中煩惱時,她們可能會因為得到支持和肯定而感覺好些。但由于她們不是在就事論事,因此她們聊得越多可能會心情越糟?!?/p>
羅斯明確指出:“進入青春期的少女更容易有‘共同反芻的行為,也更容易抑郁或者焦慮。青春期少女面臨很多壓力源。其中很多模棱兩可,例如開始與異性約會,擔心自己是否受別人歡迎等?!?/p>
據(jù)報道,目前,有關“共同反芻”的研究僅停留在其短期內造成的負面效應。但是專家指出,心理學上有一種“情緒傳染”或者“傳染性焦慮”的現(xiàn)象,有時候可能會持續(xù)很長的一段時間。專家表示,要走出“共同反芻”帶來的負面作用,其中一個關鍵是要專注于解決問題,而不是沉溺在問題本身。
關于“共同反芻”與“分享”的區(qū)別,石頭溪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喬安妮·達維拉表示:“其中的界線很微妙。我們希望鼓勵孩子交朋友、尋求朋友的支持。但是我們也希望她們能夠學會更正面的技巧,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還有專家真誠地建議,女性在遭遇煩惱時,應該試圖把焦點從問題本身轉移到好的經驗和解決方法上面去。
互相傾訴看上去能夠排解煩惱,減輕壓力,可實際上卻容易導致抑郁。其實,解決憂慮往往比單純傾訴更加重要。解決是一種積極心態(tài),而傾訴多少有些無奈,難道不是嗎?